建行遵义分行:“裕农快贷”赋能产业振兴

贵州遵义的峰峦叠翠间,炊烟袅袅升腾——一半飘向菌香氤氲的汤锅,一半融进香辣沸腾的干锅。这山乡“丰”味的背后,是金融与自然生态的深度耦合。建行贵州省遵义分行立足乡村特色产业,以“裕农快贷”产品为抓手,破解农户融资难题,让山间的“土特产”变身“金招牌”,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汤锅“鲜”出山
贵州省湄潭县的峰林深处,晶莹的露水正悄然孕育着土壤中的羊肚菌。湄潭特有的喀斯特地貌中,昼夜温差达15℃的山地气候、PH值6.5的微酸红壤、年均90%的空气湿度,造就了湄潭羊肚菌“肉厚柄短、香味浓郁”的独特品质,成就了当地菌汤锅底“七分清鲜三分醇”的灵魂风味。
云雾缭绕的清晨,52岁的刘彦青正在菌棚里躬身采摘菌菇。作为县政府重点引进的农业个体户,他培育的羊肚菌已成为当地菌汤火锅的核心供货源,年供货量60吨,带动周边300余户农民增收。
随着“黔菌出山”工程推进,资金压力也随之而来,“温控设备和菌棒生产线投入近600万元,订单菌种采购要现款、冷链物流得预付……”他翻开记账本,密密麻麻的红字标记着资金缺口。
正当他为周转资金发愁时,建行遵义分行的春日走访活动为其带来了转机。为突破乡村产业融资瓶颈,攻克“季收年投”的融资痛点,分行做实现场调查、收集材料等基础工作,通过农户信息建档模型为刘彦青定制授信额度。“刘叔,我们把您近三年来的销售流水、设备清单、承包合同全部数字化建档,再通过‘裕农通’App系统对接大数据平台,就能申请贷款了。”客户经理小陈介绍道。
“山里的‘金疙瘩’这次真成了‘硬通货’。”不久后,分行便成功为刘彦青发放“裕农快贷-种植贷”50万元,刘彦青乐呵呵地展示着手机银行到账短信。这笔信用贷款的到账,让新建的菌棒加工车间如期投产,也让更多凝聚着鲜味密码的珍馐走出深山。
干锅“香”满街
群山环抱间,建行遵义分行的裕农团队驱车驶入蜿蜒的山道,带着“裕农快贷”系列产品走遍遵义的山坳坳。当路过沿街的香菜牛肉、辣炒羊肉招牌干锅店时,红油辣椒焙炒的焦香裹挟着牛羊肉的浓郁气息扑面而来。烟火气的背后,是当地蓬勃发展的牛羊养殖产业。农户们专业的生态养殖法,让这里的牛羊肉肉质筋道紧实,常常供不应求。
当车辆停靠在喇叭镇合力村的牛羊养殖场时,养殖户王万国跨过饲草堆迎上来,“徐经理,你们终于来了,需要准备哪些资料,我这就给你们准备。”40岁的王万国从事养殖业4年,靠着向村里学来的生态养殖法,将黔北黄牛和山羊种群规模逐步扩大至30头牛、300只山羊,并通过“直供餐馆”模式实现年创收80万元,成为镇上首个采用“放牧+圈养”混合模式的示范户。
年初规划中,王万国计划新增50头黄牛、200只山羊,但黄牛栏要扩建、山羊圈得加固,加上饲料价格连续三月跳涨,现金流骤然吃紧。“眼瞅着区里的干锅店刚签了20头黄牛订单,要是错过这茬扩建,明年规模就赶不上了。”王万国正在对着堆成小山的饲料账单发愁。
了解到他的情况后,客户经理小徐带着专门团队仅用3天时间就为他完成了立体评估。经过实地丈量新扩建的标准化圈舍,核对牲畜出栏记录,充分利用“裕农快贷-养殖贷”产品线上受理、利率优惠等优势,通过“线上授信+线下签约”的模式,为其核定23万元信用额度,48小时内便完成从申报到放款全流程。
“按现在行情,仅供应两家干锅店就能回本。”王万国摩挲着沾满草屑的账本感慨万分,难掩内心的激动,“真没想到,你们建行干活都是有准备的,真是解决了我的大问题。”
山间的炊烟依旧袅袅,但升腾的已不仅是烟火气——当建行遵义分行的金融活水注入山水乡间,每一缕炊烟都在书写产业振兴的新故事。(建轩)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