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怀:匠心传承铸魂 技艺创新筑梦

匠心如炬,照古腾今;技艺似水,润物无声。在酱香白酒的千年传承中,仁怀市以工艺为魂、以创新为脉,政企同心书写传统酿造技艺的时代新篇。“师带徒”薪火相传,“老带新”匠心永续,让古老技艺焕发新生机,为酱酒产业注入强动能。
一甑一铲见真章 言传身教显匠心
雾气氤氲的钓鱼台制酒车间里,酿酒大师赵仕仁手持撮箕如执画笔,起落间糟醅如虹垂落。“见气压醅从后压,力道均匀似春风”,四十载沉淀的秘诀,化作句句箴言注入徒弟蒲江华心田。这位曾“手忙脚乱”的管培生,如今已深谙“摊晾如抚琴,拌曲似调弦”的工艺精髓。“最开始上甑的时候,总是铺不匀,对蒸汽把握不当,手忙脚乱,师傅耐心地实操教导,帮我解决了难题,我受益良多,少走了好多弯路。”钓鱼台国宾酒业制酒工作部管培生蒲江华说。
酿酒大师赵仕仁表示:“传艺要倾囊相授,学艺需滴水穿石。”作为业界“活典籍”的赵仕仁,将选料之精、制曲之妙、发酵之玄、蒸馏之绝,悉数镌刻在传道授业的技艺基因里。正是这般“手把手教真经,心连心承匠魂”的传承,让企业年产稳居3000吨,2024年(含税)收入达10亿元。钓鱼台国宾酒业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郭松波表示:“师带徒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机制,这既能提升员工技能,也能传承企业对品质的执着追求和工匠精神,为酱酒酿造行业培养更多更年轻的优秀人才。”
协会搭台赋新能 专家把脉开良方
晨光熹微时,仁怀酒协专家组已穿行在国宝酒业的生产车间。曹大明等大师以“火眼金睛”察工艺,用“妙手仁心”解难题;摊晾温度如抚婴,水分把控似调羹。胡永才等技术骨干在“望闻问切”间,将百年工艺化作标准化生产流程,助力企业实现酱酒质量、产量“双提升”。“如今,很多企业更加重视传统工艺的传承,对质量品质的依赖程度、信心度很高。”酿造高级工程师曹大明说。据悉,付宇豪、曹大先等大师组建的“技术特战队”,构建起从“粮香”到“酒魂”的全链条守护。他们以“季节工亦是传承人,生产线就是讲武堂”的胸怀,让匠心在代际传递中愈发醇厚。高级勾兑酿造工程师付宇豪表示:“不管是季节工、生产工、还是勾调等细节需要传帮带,让更多年轻人掌握核心技术,高品质酿酒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才可持续。”
今日之仁怀,正谱写“师徒接力传薪火,政企同心酿琼浆”的壮美篇章:车间里,是“老匠倾囊相授不藏私,新锐力学笃行不畏苦”的生动画面;协会中,有“专家下沉一线解难题,企业对标提质增效益”的务实作风;产业内,形成“传统为基谋创新,品质为要促转型”的发展共识。
执匠心之笔,蘸技艺之墨,仁怀正以“酿好每一滴酒”的赤诚,在酱香白酒的千年画卷上,挥毫写下新时代的传奇! (陈应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