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委老干部局“2+2+2”工作法推动老干部工作更展新风采

2024年,黔西南州委老干部局围绕“让党放心、让老干部满意”的工作目标,持续聚焦增强政治功能、组织功能,持续优化舒心服务、暖心保障,持续鼓励老有所为、老有乐为,奋力推动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黔西南州实践中展现老干部工作新风采。
聚焦增强“两个功能”,激活红色党建引擎。着力增强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持续加强政治、思想和组织建设,不断推动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一是瞄准政治建设“指南针”。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核心内容,督促引领广大离退休干部主动自觉接受政治理论教育、党章党规党纪教育、党的宗旨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和知识技能教育等,广大老同志对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核心要义、实践要求和贯穿其中的方法立场观点的理解把握更加完整准确全面。二是紧跟思想建设“定盘星”。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为重点,采取集中学、感悟学、帮助学、警示学的“四学”模式,教育在职党员干部搞清楚党的纪律规矩是什么,弄明白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督促192个离退休干部党组织认真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组织33人次厅级离退休干部参加警示教育大会,引导老同志把党规党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三是站稳组织建设“柱脚石”。持续探索推进“万峰成林处·银龄展风采”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品牌建设,创建全省离退休干部“六好”示范党支部4个,举办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委员)示范培训班9期,发放党支部书记(委员)工作补贴124万余元,组织收看专题报告会、讲座8期,开展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调研8次,“银龄”堡垒进一步筑牢夯实。
聚焦紧盯“两个目标”,擦亮金色服务品牌。坚持用心用情、精准服务,躬身践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理念,用更优举措为老同志提供好舒心服务、暖心保障。一是落实政治待遇“舒心”。更加精准落实老同志学习阅读文件、参加重大活动、参观考察学习、定期通报情况、征订报刊杂志等制度,进一步增强老同志的政治荣誉感。2024年,组织老同志参加重要会议重要活动46场次,州级层面组织21名厅级老同志赴毕节市考察学习,指导各级各部门举办干部荣誉退休仪式460余场次,协助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230余枚。二是落实生活待遇“暖心”。更加精准落实离退休干部特需费、医疗补助费、生活费、高龄补贴、困难帮扶、健康体检等生活待遇,让广大老同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2024年,调增补发离休干部护理费41万余元,走访慰问异地安置离休干部12名,春节统筹慰问离退休干部及离休干部遗孀8683名,为10名困难离退休干部及离休干部无工作遗孀发放特困帮扶金10.4万元,为59名建初干部申报生活医疗补助费70.14万元。三是精准服务保障“安心”。满腔热忱为老同志提供失能防范、医疗监测、康复护理、生活照料、情感疏导、亲情陪护等贴心服务,让广大老同志安享幸福晚年。2024年,为特殊困难离休干部提供个性化服务30余人次,看望慰问生病住院离退休干部57人次,开展健康指标监测、用药指导、情绪疏导、生日慰问等服务310余人次,按时办结老干部来电来信来访43件次,服务老干部社团开展书画、诗词、摄影、采风笔会、联展、文艺汇演等活动30余场次。
聚焦坚持“两个导向”,加强橙色关心关爱。坚持自觉自愿、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引导服务老同志在关心下一代的广阔舞台上老有所为、老有乐为。一是乐当宣传宣讲“传声筒”。各级关工委服务广大“五老”同志开展“新时代好少年”“中华魂(中华好家风)”等主题教育活动850余场次和法治宣传教育活动650余场次,受教育青少年45万余人次,进一步筑牢青少年成长成才根基。二是勇当乡村振兴“助推器”。服务争取省、州有关资金支持,在各县(市)开展乡村振兴青年带头人科技培训11期1380余人,助力乡村人才振兴;在各县(市)创建乡村振兴科技服务示范基地9个,示范带动2000余户8000余人增收,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三是甘当文化传承“育苗人”。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题主线,服务各级关工委“五老”同志开展民族政策宣传宣讲230余场次和优秀传统文化、民族民间技艺传承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320余场次,支持建成青少年成长“加油”驿站,为组织开展“加油”文化研学活动提供支持。2024年,黔西南州关心下一代工作得到了省关工委主要领导同志的批示肯定,其中《“五助五创”助力乡村振兴》案例被中国关工委评为全国关工委27个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品牌优秀案例之一。(徐国林)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