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惠“添料” 酸香出山
黔东南州税务赋能千年酸汤产业焕新升级

在苗岭深处的发酵车间里,一坛坛酸汤正经历着时光的淬炼。作为拥有1400年历史的非遗美食,黔东南酸汤正乘着政策东风焕发新生——2024年全州酸汤加工企业增至23家,年产值突破5亿元,在税费优惠政策精准滴灌下,税惠红利转化为产业发展动能,书写着“小酸汤”撬动“大产业”的新篇章。
黔东南州税务局组建青年党员先锋队,到工业厂区,收集纳税人诉求、需求,解决企业实际困难。
政策赋能:定制“税惠礼包”激活产业新动能
“从农产品初加工到研发创新,12项专属政策让我们每一步都走得踏实。”贵州玉梦食品财务总监展示着税务部门送来的《预制菜、酸汤产业税收优惠政策汇编》。这份量身定制的政策指南,整合了西部大开发、研发加计扣除、农产品核定扣除等优惠政策,成为企业发展的“导航图”。
黔东南州税务局积极畅通纳税服务渠道,依托征纳互动平台,主动介入企业诉求,创新服务前移、分类处理、云端帮办等税费服务方式提供线上服务。如针对地处偏远的麻江县明洋食品,推出“云端税务管家”服务,线上接单、内部流转、远程辅导的办税新模式,让深山里的酸香飘得更远。
服务提质:“一企一策”护航“酸汤经济”生态圈
在酸汤产业示范园,全自动灌装生产线正将传统美味装入现代化包装。“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让我们敢投入、敢创新。”凯里亮欢寨生物科技公司相关负责人指着新研发的便携式酸汤底料说。在“一企一策”的助力支持下,亮欢寨等龙头企业对传统酸汤工艺进行升级,一个个普普通通的辣椒、西红柿开启了“魔法”之旅,缩短了发酵周期,提升了产品附加值,酸汤产业“含金量”更高。
如今,税务部门持续深化“一企一策”服务机制,组建专家团队对接重点项目建设,助力打造百亿级产业集群,2024年全州新增4家酸汤企业,总数达23户,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实现完美融合。
产业焕新:“税企农”联动书写乡村振兴新答卷
在凯里市舟溪镇,7万株税务牵线搭桥的辣椒苗正在田间茁壮成长。“保底收购合同既保障原料供应,又让农户吃下定心丸。”税务局驻村干部介绍,通过搭建“税企农”三方平台,促成企业与村寨签订辣椒、西红柿订单,盘活了闲置土地资源,实现农户增收、企业保供、乡村振兴等多赢局面。
“从田间到餐桌的每个环节都有税务支持。”州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政策找人”到“政策落地”的无缝衔接,保障红利政策精准触达企业与农户,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解决涉税难题,确保发票供应、优惠申报不断档。
千年酸汤正飘新香。黔东南州税务部门将持续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以政策落实的“加速度”提升产业发展的“活跃度”,让传统美食焕发时代光彩。(文/许学良 图/戴琦 )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