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龙税务:为“菜篮子”注入税“养分”

时下,正是安龙菜心丰收的季节,在安龙县德卧镇菜心基地,放眼望去,一连片的蔬菜郁郁葱葱、长势喜人,工人们正快速有序地重复着采摘、分拣、装箱等工作,运输车辆来来往往,基地里到处一派火热繁忙的景象。
安龙县税务局税务人员走进蔬菜种植基地,了解产业种植、采摘、销售情况,积极响应农企、农户涉税诉求,开展政策宣讲、涉税疑难问题辅导。韦汉鹏摄
近年来,安龙县借助“贵州菜心”品牌优势,依托良好的土地、气候资源优势,紧紧围绕“菜篮子”保供,引进贵州蔬菜集团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州蔬菜集团”),在春潭、钱相、德卧等镇(街道)建设3600多亩菜心示范基地,大力发展迟菜心、尖叶菜心、芥蓝、上海青等品种菜心种植,着力打造集“种植、包装、销售”为一体的高端叶菜产业链。乘着东西部协作的东风,贵州蔬菜集团也在全省加速融入大湾区产业链的布局,按照不同季节的消费时令,以销定产,为粤港澳带去不同的“山间美味”。同时,该基地也获得了“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认定和“供港澳蔬菜种植基地”认证。据统计,2024年,该基地有将近400万斤蔬菜运出大山销往粤港澳。
“几个菜心基地所在的区域,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高,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种植蔬菜,菜心采收期从10月底持续到次年4月左右,丰收时期每天大概有20-30吨菜心运往粤港澳大湾区,不到两天,就能被端上大湾区群众的餐桌上了。”贵州蔬菜集团副总经理党先涛介绍到,“安龙菜心错开了全国主产区同品类蔬菜上市时间,良好的茬口优势成为了粤港澳大湾区深冬初春里的‘香饽饽’,在菜心采摘结束后我们又会种上其他的蔬菜,保证农田四季不闲,群众增收路子不断。”
为助力安龙菜心产销两旺,安龙县税务局组建“税惠助农”服务团队,建立“一企一档一策”,将税费宣讲课堂搬到种植基地内,面对面向农企、农户讲解蔬菜种植、收购、加工、销售环节的税收政策,实现政策精准送达,针对农产品免税发票开具、税费申报等重点问题进行辅导,送上税惠政策“大礼包”。同时,提醒企业需要防范的税收风险,帮助企业算好“经济账”“发展账”。
“在税务部门政策和服务支持助力下,未来我们将加快打造高标准蔬菜种植基地示范点,持续扩大‘档口批发、商超电商、配送加工’等产业链,实现销售多点开花,进一步丰富大湾区乃至全省全国的‘菜篮子’,当好蔬菜稳产保供的后备军,做好群众致富增收的带头人。”谈及公司发展党先涛信心满满。
土地“生金”,农民受益。贵州蔬菜集团蔬菜种植基地为周边群众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群众的钱袋子也逐渐“鼓”起来。“这里离家近,一天工资最少也有近120元,而且基地一年四季都有活儿干,我也不愁务工的同时顾不了家,我对这份工作都很满意。”基地工人王泽英开心地说道。
安龙“贵州菜心”从田间“坐”上了“直通车”,一路穿越重重山脉、跨越千里征程,走上粤港澳大湾区消费者的“餐桌”,在实现产销两旺的同时,有效促进了群众增收,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税惠“春风”拂沃野。安龙县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将税费服务的“精准滴灌”和税收政策的“丰厚滋养”,注入农业企业发展,携手共绘乡村振兴好光景。(蒋娇娇、韦汉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