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1133工作机制”探索紧密型医共体健康服务新模式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是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提升县域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能、推动医疗卫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思南县民族中医院以12家基层卫生院为抓手,强化中医药特色带动作用,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1133工作机制”,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中医特色医共体建设,有效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
4月26日,医共体成员单位白内障及心脑血管疾病培训。
发展“一盘棋”,机制保障统筹协调
健全管理体系。思南县民族中医院成立由书记、院长任双组长的医共体管理领导小组,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亲自抓的工作机制,2024年先后召开4次医共体建设专题会,党政班子成员4次深入12个乡镇开展调研,听取意见,群策群力,进一步明确优化医共体建设方案及各成员单位发展规划及主要思路。
完善治理体制。医院相继印发多个关于深入推进河东片区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建议和指导意见,完善医共体议事规则,严格议事决策范围、原则和程序以及议定事项执行与监督,明确医共体内部医疗机构转诊流程及转诊对象,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医共体诊疗模式,规范内部治理和权力运行规则,使医共体建设有章可循。
强化监督保障。用好绩效考核指挥棒,医院制定《医共体绩效考核方案》,突出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医疗资源有效利用等重点内容,将考核结果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金拨付、评先选优相结合。
田兴武调研三道水乡卫生院。
管理“一本账”,上下联动赋能医共体
强化医院管理,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以牵头医院为基础,提升带动能力,组建医共体行政管理、财务(绩效考核)管理、医保管理、信息管理、药械管理、业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7个中心,组织构建管理中心人员架构及制定各部门工作职责,形成对12家基层医疗机构统筹部署、资源共享、提升效能的良性机制。
截至2024年10月,财务中心完成12家医共体成员单位的财务审核工作,辅助医共体成员单位编制2024年预算编制工作,实现每月定期财政拨款对账工作,实行现金收入“一个口”。药械管理中心进一步规范医共体内药品采购审核流程,对合理用药进行督导,落实对医共体成员单位药品耗材采购计划审核239份,耗材计划审核53份,对成员单位不能采购的急需紧缺药品,由牵头医院负责调配或统一采购,并向成员单位及村卫生室赠送药品及耗材2万余元,集中为成员单位过期药品进行销毁处理。在医院统一安排部署下,组织4个专家组对12家成员单位开展业务督导,规范医疗行为。
2024年8月医院联合成员单位举办优秀病例汇报竞赛,12份案例被选拔评为优秀,为基层医务工作者提供了展示平台,教学相长,开阔诊断思路,提升综合素养。在“5•12”护士节和第七个“中国医师节”期间,医院党政班子成员分别到医共体成员单位开展节日慰问,为广大医务工作者送上节日祝福。
医共体单位下乡义诊。
“三项制度”,补齐短板提升服务
做实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制度。以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为契机,让三级中医医院与乡镇卫生院“牵手”,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通过下派3名技术骨干人才到中心医共体挂职业务副院长,提升服务能力,规范管理模式;每月定期开展2次定期帮扶活动,2024年以来举办大型巡回健康义诊9次,累计服务群众约1500人次,发放慢病防治、健康知识教育、健康生活方式等健康资料800余份。医院开展教学查房、专科手术指导等工作14次,同步组织业务培训6次,远程视频培训2次,涉及“白内障筛查及心脑血管疾病管理”“医共体村卫生室药物合理使用”“裂隙灯的使用”“中医药健康管理”等医院管理和业务发展等多个方面。
做实分级诊疗制度。医院制定《县域医共体内双向转诊实施方案(试行)》,有效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诊、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医院联合成员单位不断完善转诊程序与流程,县中医院各临床科室每月下转率达本科室当月出院病人5%以上,且各临床科室均对转诊病人后续治疗进行跟踪指导,2024年1-8月下转653人次,回访率达100%,上转105人次,分级诊疗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做实医防共建制度。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载体,建立70支由医共体下沉医生牵头,770名县、乡、村三级医务人员参与的医防融合健康管理团队,为2万余名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重点人群,提供6万余人次的“防、治、管”一体化健康管理服务。
讲解中医知识。
“三个基础”,突显中医特色品牌
强化基层中医服务能力提升。在县级“补短板”、乡镇“夯基础”、村级“全覆盖”方面下功夫、见成效。县民族中医院围绕加强中医内涵建设,积极创建省、市级特色中医专科,与省级中医医院建立紧密联系,提升医院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同时,制定基层中医药帮扶方案,第一期选定6家基层医疗机构作为对口帮扶单位,进一步补齐医共体中医药内涵建设“补短板”。乡镇卫生院“夯基础”,在现有中医馆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与塘头镇卫生院、邵家桥镇卫生院、文家店镇卫生院结成中医专科联盟,通过专题培训、下沉帮扶,每年定期举办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确保基层医生熟练掌握5-6项适宜技术,打造特色重点中医科室,完善中医药设备配置和中医药人员配备。村级“全覆盖”,进一步发挥强村医联系群众的作用,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与中医药服务结合起来,实现每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均能提供中医药服务,深入推动“治未病”的健康管理服务;对发现群众疾病变化的情况,由村医、卫生院医师及时反馈,县中医院建立快速就诊绿色通道,实现上下互动,横向延伸。全县乡镇卫生院均能规范开展六大类2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治疗基层常见病、多发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住院中医药使用覆盖率达到91%。
强化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县中医院积极开展医共体内“名师带徒”中医药传承工作,在12家卫生院遴选出7名优秀医师,分别与我院省级中医名师建立了师徒关系,传授中医药学术思想和中医临床诊疗经验,并下沉坐诊带教,开展中医药师承教育。2024年医院共接收基层骨干医师进修学习16人次,为基层培养实用型中医人才和中医传承骨干人才,促进了基层业务水平提升,助力实现分级诊疗制度。
基层骨干医师进修培训。
强化基层中医药文化建设。将中医药理念融入健康宣传教育,在开展健康义诊与知识宣教讲座的同时,坚持把中医药健康文化与现代健康教育相结合,让群众了解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预防保健知识,了解艾灸按摩、中药热敷、穴位贴敷等一些简单实用的中医疗法,让群众进一步感受到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的特色优势,引导群众学习、掌握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提高群众的中医药预防保健能力,以健康为中心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图/文 向鹏程、朱珊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