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万峰山水行 “遇见”团结情

8月的万峰林,天空万里无云。山脚下的田园里,水稻长势喜人,空气中弥漫着稻花的芳香。葱绿的芭蕉树舞动婆娑的身姿,挥动宽大的手臂,给游客们送来夏日的清凉。
“万峰林的风景太美了,处处都是值得打卡的地方!”
“气候太凉爽了,比我们老家安逸多了!”
“山好水好人好客,特别是民族风情更浓烈!”
在景区游览的游客,一边欣赏美景,不时用手机拍上几张照片,一边不住地赞叹交流着。
景色迷人。
黔西南州万峰林以优越的生态资源,悠久的历史文脉,多彩的民族文化,雄奇壮美的峰林风光,组合成远离喧嚣的田园生活,散发出宁静与祥和的气息。吸引各方游客前来领略它的美妙,沉醉其中,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流连忘返。
“万峰林不光是景色迷人,特色美食更是令人叫绝。各种小吃让人眼花缭乱,禁不住胃口大开,每一口下去都是满满的幸福!”重庆游客王一国开心地说。
特色美食。
美食是旅游的“兴奋剂”。为一款美食奔赴一座城,成为不少游客旅游的“理由”。万峰林深处富有民族风情的美食餐馆“八大碗”,是游客必去的热闹场所。民族风味的香肠、腊肉、血豆腐、稻香鱼、辣子鸡,让游客连呼过瘾;酸笋牛肉、羊汤锅、水豆腐、五色糯米饭、蛋炒饭更是让人回味无穷。游客不仅眼睛、身心得到释放,舌尖也充分享受“旅游”带来的酣畅。
旅游因美食而精彩,美食因旅游而知名。天南海北的游客共同品尝美食欢聚一堂,各民族兄弟姐妹徜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身心相怡,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浸润在“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浓厚氛围中,其乐融融。
观众席上的游客。
“走进万峰林,沉浸式体验《遇见・黔西南》的独特魅力,深切感受民族风土人情,领略到了各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来自广东珠海的刘伟先生激动地说。
晚上8点钟,“八音堂”演艺广场上,观众席人头攒动,一场文化视听盛宴展示在游客眼前。灵动翻腾的《草龙舞》、激情四溢的苗族《板凳舞》、柔情似水的布依族《梳花》,极富节奏感的彝族《阿妹戚托舞蹈》等10余个节目,令游客如痴如醉,将演出氛围不断推向高潮。演员们优美的舞姿和精彩的表演,赢得了游客们阵阵掌声和喝彩声。
梳花。
民族文化是民族地区旅游的灵魂。黔西南不断创新民族文化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通过文化演绎,传承民族文化,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游客身临其境中看得见、摸得着,留下深刻印象,润物细无声地提升文化自信。
阿妹戚托。
“我们不断对民族文化进行挖掘打造和活化利用,用音乐和舞蹈讲好中华民族文化故事。让游客乐在其中,深刻感受民族文化的厚重底蕴,通过《遇见·黔西南》这台舞剧,成为各民族团结交融的纽带。”剧组导演黄文深情地说。
暑期以来,《遇见・黔西南》已成功演出48场次,累计接待游客2万余人,成为万峰林旅游景点的一张绚丽“名片”。(文/图 陈湘飚)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