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思南:“资源”下沉 让群众就医更有“医”靠

“目前小孩主要是因为发烧来住院,我们在退六腑的推拿手法要达到一定的频次,小孩的频次一般达到120—150次之间,如果太慢了它的频次达不到,刺激量不够,治疗效果就不明显。”在瓮溪镇卫生院的中医馆,来自思南县民族中医院的主治医生曹新忠正在手把手演示小孩的推拿手法。
指导督脉灸。何敏摄
基层医疗卫生院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守护群众健康的第一道防线。近年来,思南县以群众健康需求为导向,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重点,让三级中医医院与乡镇卫生院“牵手”,以“县域医疗卫生服务次中心”建设为契机,利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全力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整体服务能力,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优质的诊疗服务。
“两个孙子有点发烧,我昨天带到医院来住院,医生建议到中医馆来做推拿,推了以后解了大便,也退烧了,医生的服务态度非常不错。”“绿色疗法”不仅得到患者家属张金娥的认可,还让该院的中医技术得到提升。
小儿推拿。何敏摄
思南县民族中医院中医儿科秉承中医传统文化,以中医学、现代医学为理论基础,积极将中医特色治疗手段和西医新知识、新技术结合治疗儿童各类疾病。开展了中药汤剂、穴位敷贴、小儿推拿、拔罐、艾灸、中药药浴、爆灯火等中医特色疗法,在小儿发热、咳喘、厌食、积滞、腹痛、腹泻等小儿常见病证调理和治疗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各乡镇卫生院纷纷派出医生前去学习“取经”,切实有效地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远、看病贵”的问题。
“我是学康复治疗的,去年到思南县民族中医院进修小儿推拿,对小儿推拿咳嗽、便秘、腹泻这一块学到了很多新知识,回单位后瓮溪镇相关病人能得到基础治疗。两周前,思南县民族中医院又派针灸科主治医师来我们医院挂职副院长,并指导开展新的业务。曹院长来了之后针对颈椎病、寰区关节、关节错骨术等的推拿手法进行了相关指导教学,希望在曹院长的带领下,瓮溪镇的中医科能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思南县瓮溪镇卫生院康复治疗师李小敏学到的本领越来越多。
小儿爆灯火。何敏摄
为充分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在防治常见病多发病中的优势和作用,推进中医药适宜技术实践运用,进一步提升基层中医药从业人员服务技能水平。以“县域医疗卫生服务次中心”建设为契机,瓮溪镇卫生院与思南县民族中医院在提升中医技术水平,优化人才队伍,完善配套设施,强化内涵建设等方面“牵手协作”,用中医特色诊疗技术及优质的服务模式,让患者能得到满意的治疗。
“我工作11年,主要从事针灸推拿临床工作,擅长运用针灸推拿治疗颈肩腰腿痛等相关疾病。根据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工作要求,我由思南县民族中医院派到瓮溪镇卫生院开展帮扶工作,主要负责提高中医馆中医适宜技术的开展,让医疗技术下沉到基层卫生院,提高基层卫生院的中医药服务能力,更好地服务基层老百姓。”思南县瓮溪镇卫生院挂职副院长曹新忠来到新的岗位,为病患带去“福音”。
称中药。何敏摄
基层卫生工作是农村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业务骨干直接关系到维护广大基层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据悉,瓮溪镇卫生院先后选派11名业务骨干医师到贵州医科大学、思南县人民医院、思南县民族中医院进修学习麻醉、儿科、中医理疗等科室进行进修学习。同时增设了16排螺旋CT一台,多功能化学发光仪器一台,微量元素检测仪一台,为患者诊疗服务提供保障。
今年上半年,该院门诊就诊23946人次,住院2093人次,门诊就诊与上一年相比,增长了30.9%。19307人次享受了医疗报销,报销3116775.04元。
中医诊疗颈肩病。何敏摄
“为了提升我院整体的医疗服务水平及服务能力,全力地为全镇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主要从强化人才培养及进修学习、医疗环境进一步改善、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等方面提升医疗技术水平。邀请医共体牵头单位的临床医生来院开展业务知识培训,并深入各科室进行查房指导。根据医院发展需求,派出医务人员到医共体单位进修学习。通过‘派出去、请进来’的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全院的诊疗技术。”思南县瓮溪镇卫生院副院长史进介绍。
健康事业事关民生福祉,近年来,思南县聚焦群众医疗卫生需求,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聚力推动城乡医疗资源补短板、促均衡,为群众提供更高品质、更加便捷的医疗服务。逐步形成“小病在基层、大病在牵头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就医格局。(何敏、吴林)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