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兴锂:实验室里的年轻人
贵州兴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航拍.姚宁摄
“如果把动力电池比作蓄水池,那么,‘锂’想的负极材料就能容纳更多的锂离子,让水池更深。”
……
6月11日,笔者刚到贵州兴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实验室门口,就听到室内传出一阵讨论声。
走进实验室,只见五六个年轻人正在紧张有序地忙碌着,他们有的在做实验,有的在记录数据……一派繁忙的景象。
刚才讨论的两人中,清瘦健朗的是公司技术部主任杜志伟,说话慢条斯理的是技术员潘建辉。
贵州兴锂是一家从事锂电池电解液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生产车间。姚宁摄
“目前,我们是贵州产能最大的锂电池电解液生产企业。”公司董事长李兴涛介绍说,公司于2017年8月入驻位于凯里市的贵州炉碧经济开发区,先后投资1.3亿元,建成一期4条自动化生产线,年产电解液2万吨,产品辐射西南地区和泛珠三角区域。
作为异军突起的新能源产业,贵州兴锂成立之初,面临技术、效率、成本、市场等诸多挑战。
如何攻坚克难,走好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破解的关键,是发展新质生产力,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科技创新。”李兴涛说,公司创建伊始,便将创新理念融入企业发展“基因”。
公司注重产学研结合,巧借“外力”为企业发展添活力。先后与中国矿业大学、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和广东工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汇聚了众多经验丰富的博士、硕士,组建起实力雄厚的研发团队。
_检测员正对刚下线的电解液进行最后的检测。姚宁摄
公司广纳高层次人才,组建自己的研发团队,搭建自主创新平台,加快推进企业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我们主攻锂离子电池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四大主材研发,成果多次斩获国际国内大奖……”说起公司取得的科研成果,李兴涛如数家珍。
这一项项“硬核”科技成果的背后,凝结着贵州兴锂研发团队的智慧与汗水。
电解液是锂离子电池四大关键材料之一,被称为锂离子电池的“血液”。
2021年初,由李兴涛领衔的攻关团队,开始自主研发一种防胀气新型锂电池电解液项目。
该团队主要由一批“90后”青年科研人员组成,平均年龄30岁,其中不乏博士、硕士等高层次人才。杜志伟、潘建辉、罗道航、雷敏、李兵、张天祥是研发团队的核心成员。
当时,正值春节临近,一场风雪过后,凯里地区气温骤降,街上冷清了不少。
但在该公司研发中心实验室里,针对新项目的研发,这群年轻人却讨论得热火朝天。
“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争得面红耳赤。由于意见不统一,团队分成了三派。”当时的情景,杜志伟至今记忆犹新。
潘建辉认为,应该从锂盐的角度去考虑,提高电解液的抗氧化能力。
雷敏、罗道航建议,可以从添加剂的角度去尝试,促进锂盐溶解。
李兵、张天祥则坚持,最好从溶剂的角度入手,增加碳酸酯类电解液的浓度。
“那就三个方案同时研发。”杜志伟回忆说,由于当时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决定根据三个方案最后的实验数据,来确定研发方向。
为了抢时间,科研队员们每天“泡”在实验室里,加班加点查资料、做实验。
“每隔两三天才回家一次,晚上就睡在办公室的沙发上。”杜志伟说,那是一份难以忘怀的青春记忆,更是一段刻骨铭心的艰辛历练。
一年后,他们把研发出的电解液,送到鉴定部门进行测试。
当专业测试人员给注入电解液的电池接上电源后,电池慢慢鼓胀起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正当大家认为实验取得成功时,随着“嘭”的一声响,电池突然爆炸,液体流了一地……
试验失败了!
挫折面前,杜志伟和同伴们没有气馁。
一次次测试,一遍遍修正……
终于,在历时两年半、历经上百次试验后,防胀气新型锂电池电解液终于研发成功。
喜讯传来,大家欢呼雀跃,击掌相庆,沉浸在来之不易的成功喜悦之中。
“那天特别激动,成就感油然而生。”一向低调、沉稳的杜志伟也不禁喜形于色。
今年4月,这项成果获得国家专利,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_检测员正对刚下线的电解液进行最后的检测。姚宁摄
新质生产力激活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一项项科研成果加快走出实验室,跃上“生产线”,走向国内外市场。
目前,该公司共获得知识产权22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0项,拥有硅碳、钛酸锂、磷酸铁锂、高镍等核心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电动工具、储能、5G基站、3C数码电子等各个领域。
2020年10月,该公司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2022年9月,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实现了黔东南州本土民营企业“零的突破”。
2023年11月,该公司二期工程正式开工,规划建设年产30万吨电解液生产总部基地,投产后预计总产值可突破10亿元。
奋勇争先,百折不挠。实验室里这些年轻人,以实干担当时代重任,用奋斗擦亮青春底色,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闪耀。(李田清、杨峰、潘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