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怀喜头镇:林下种黄精让地变成“金”

乡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近年来,仁怀市依托当地丰富的林业资源,大力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带动村民增收致富。这段时间,当地村民正忙着种植黄精,林下一片繁忙景象。
村民覆盖松针。
走进仁怀市喜头镇的万亩国有奶子山林场,30余名村民们正在种植黄精,翻地、培土、起垄、挖坑、下苗,忙碌的村民们,给这片郁郁葱葱的森林带来了勃勃生机。“我们要把黄精苗种好,需要耐心、细心地去做,在种植管护的这几个月也能挣一万多。”喜头镇卫星村村民游昌文说。
村民正在栽种黄精苗。
仁怀市国有奶子山林场面积1万余亩,森林覆盖率90%以上,是当地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为了利用好这片绿色资源,该基地负责人前期邀请省林科院技术人员对这片山场进行了实地勘察。“前期我们特邀了省林科院的专家给我们做了技术指导,后期当地林业局也给我们做了很多技术上的服务,我们在种植黄精苗的时候,要给苗铺上松针,能给种子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确保出芽率,目前我们这批苗的长势不错,预计明年9月就可以移栽。”仁怀市国有奶子山林场黄精种植基地负责人王学金说。
黄精种植。
有了各级专家们的指导,基地通过“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流转当地村民土地,提供务工岗位,并采取标准化、产业化、科学化种植方式,实行“订单式”收购,带动群众学技术、促增收。“我每天做好掏沟、撒土、覆盖松针等工作,在这里不仅能学习技术每天还有150元钱,后期基地会给我们提供苗,我也准备自己种一点。”务工人员张小宽说。
技术人员指导村民栽种。
林下中药材种植高效利用树林环境进行中药材栽培,既可以有效地利用林下空间,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时也能借助林下的阴凉环境和丰富的落叶腐殖质,降低人工遮阴、肥料等成本,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最大限度促进中药材的生长,更为乡村振兴注入“生态经济”活力。目前,该基地已完成种植黄精面积160亩,清理林地300亩左右,完成苗圃种植50亩,预计6月底完成黄精种植500亩,年底完成1000亩黄精种植。“我们积极争取做好林下经济技术指导,跟进各产业进展情况,争取更多的政策扶持,全力做好服务工作,推进该市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仁怀市林业局国有奶子山林场场长王国文表示。(文/图 涂顺菊、龙苹)
村民正在为黄精苗覆土。
黄精苗长势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