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本网原创

在工业遗址活化利用过程中推动城市品质更新

贵阳:老厂房焕发新生机

龙章榆
2024年05月26日08:23 |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小字号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林城贵阳老城区新印厂路旁,等着见证新印厂开园仪式的人已沿着老街排起长队。熙熙攘攘的人群里,住在附近的“老贵阳”严才进早早赶到,“好久没见过这般热闹,感觉新印厂,又活起来了!”他说。

图1  改造后的新印厂夜景。云岩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改造后的新印厂夜景。云岩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新印厂”是贵阳人对1950年成立的贵州新华印刷厂的简称。作为贵州最大规模之一的国有印刷企业及书刊印刷基地,新印厂既是贵州宣传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见证,也承载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厂区职工和贵阳人重要的集体记忆。

1958年入厂,目前已82岁的老职工胡铸记得,作为重点书刊印刷企业,新印厂承担过全省中小学教材教辅、期刊图书及各类画册等重点图书和文件的印制工作,厂房也先后经过了铅与火、光与电、数与网的转型与发展,直到近年来厂区陆续搬到郊区,老厂房终于闲置,停了下来。

图2 20世纪90年代的新印厂。云岩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20世纪90年代的新印厂。云岩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生产的停止,不代表文化和历史停止。贵阳市云岩区文旅局副局长洪镱梦说,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作为贵阳老城区,云岩区尊重和善待老建筑,希望把这脉文化流传下去。

在各级有关部门推动下,2020年,一个以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推动工业遗产“活”起来为主题的新印厂改造项目立项,2022年1月正式开工建设。

图3改造后的新印厂一角。云岩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改造后的新印厂一角。云岩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项目是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开展建设的。建设单位有关负责人周蔚虹说,各方确定了“保留工业记忆、确保新旧功能和景观特色协调、尊重原有肌理和生态特色”的思路。其中,5栋楼中,2栋保留原厂作升级改造,3栋进行原址复建,整体建筑群按原厂规格和形式建设,保留原有的建筑风貌。“除了红砖、白墙,更有代表的是厂房里的老梧桐树,我们最大程度保留了下来。”周蔚虹举例。

图4 街区摆放的老印刷设备。人民网 龙章榆 摄

街区摆放的老印刷设备。人民网 龙章榆摄

“保起来”更要“活起来” 。为让老厂发挥新价值,项目在保留工业厂房“骨骼”的基础上,为它注入新鲜“血液”:在改造的各栋楼之间,通过街区与空中连廊贯穿,形成立体空间,规划新印厂历史博物馆、展览馆、书店、共享自习室、城市直播间、文创集市、综合商业区等业态。

“目前项目招引的100余个品牌中,休闲娱乐类38%,文化场景类33%,日常消费类29%,多家品牌为城市首店。”项目商业运营方有关负责人汤玲彦说,文化空间部分留住城市的文脉,商业区部分保持厂区发展活力,旨在为城市打造一个集文、商、旅一体的会客厅、打卡点。

改造后的新印厂一角。人民网 龙章榆 摄

改造后的新印厂一角。人民网 龙章榆摄

5月25日晚上8时许,改造完成的新印厂举行开园仪式。待所有的流程结束,全场灯光同时亮起,全新的新印厂正式呈现在现场人群眼前。

趁着灯光,胡铸和老员工们探访起曾用过的“老伙计”,寻找当年奋斗过的记忆;严才进欣喜地邀请街坊,唠起如今家门口的方便繁荣;从外地来的游客谢甜点上了一杯冷饮,到处拍照,与这个城市的“新地标”合影留念……曾经遗落在城市一隅的新印厂,重新运转了起来。

图6 改造后的新印厂夜景。云岩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改造后的新印厂夜景。云岩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这样的活化利用将越来越多。贵阳市人民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贵阳正建立健全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推进贵阳老城区“一河一道两片区”改造提升,过程中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让更多和新印厂一样的文化遗产成为延续历史文脉、留住城市记忆、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工程。

(责编:李永馨、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