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贵州要闻

全国文明村丨黔西市丘林村:以红色基因 引领乡风文明赋能高质量发展

2024年05月27日15:28 |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小字号

黔西市大关镇丘林村,素有“水西要塞、贵筑屏藩”之称。近年来,丘林村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不断用红色文化赋能经济发展、引领乡风文明,走出了一条新时代红色乡村精神共富、向美而行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从丘林村石门牌坊进入,沿着主道径直向内,错落有致的黔西北民居顺道向远延伸。前面,正是改造升级后宽敞整洁的红军文化广场。

丘林村鸟瞰图。毕节市委宣传部供图

丘林村鸟瞰图。毕节市委宣传部供图

“红军文化广场的改造是丘林村红色美丽村庄建设的重要项目,从广场向四周辐射,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让红色文化氛围更加浓厚。”大关镇副镇长黄建国介绍。从红色文化广场到红军渡口、红军泉、古盐道等,规划修建了沿河观光栈道3000米,对旅游基础设施进行修复打造和提质升级,进一步加强红色文化基础资源建设,将红色文化记忆串珠成链,为红色文化的传承夯实基础、注入新活力。

红军渡口、红军泉、古盐道……一个个红色印记根植于丘林;修缮“大关盐号”旧址、建设“红色大关陈列馆”、打造红二、红六军团鸭池河战斗遗址现场教学点……一个个红色地标伫立于丘林。

从观光栈道沿河而行,郁郁葱葱的桃李果林映入眼帘。丘林村人一代代接续奋斗,依托地处乌江源河谷地带良好的地理资源和果树种植优势,大力发展经果林产业,不断擦亮绿色发展底色。

丘林村红军文化广场。毕节市委宣传部供图

丘林村红军文化广场。毕节市委宣传部供图

目前,丘林村种植有桃子、李子等3000余亩。果树的种植不仅扮绿了乡村,还成了村民增收的重要支柱,形成了“村花经济一年三丰收”良好格局。“在冬季,通过林下套种农作物实现第一收;冬去春来,桃李花开,丘林村通过举办桃李花节等方式,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带动消费实现第二收;夏秋季,村里经果林果实成熟,群众便可通过售卖水果实现第三收。”黄建国自信地介绍。

春天落英缤纷,夏秋硕果累累。特色种植产业的逐步成型,同步带动了村里民宿、农家乐等迅速发展,农家乐生意更是火爆。“这几年,游客越来越多,生意好做得很!”餐馆老板张德平正给客人推荐着自家的特色鱼火锅。他介绍,在旅游旺季,一天光卖鱼也能有6000多元。日益红火的生意让他对未来充满信心。

作为村里办起第一家民宿的刘勤军同样喜上眉梢,满怀信心地介绍:“我家拥有19张床位,交通方便、设施齐全、干净整洁、服务周到,自家栽种的桃李树供顾客免费采摘,吸引了众多的回头客,好的时候年收入能有20多万元。”截至目前,丘林村共开办民宿39家、农家乐13家,2023年人均收入达到1.56万元,村民的“旅游饭”越吃越香,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丘林村桃园。韩贤普摄

丘林村桃园。韩贤普摄

走好文明乡村之路,丘林村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对于乡土人才的开发利用。依托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培养了周小丽等20余名干部群众成为红色文化解说志愿者,发挥冯守琴等老党员的带动作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红色文化和党的方针政策,同时又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鸭池河丘林村,丘林那个桃花满山红,红军那个路上果子香,红军那个路上奔小康……”年近古稀的老党员冯守琴歌声在村间响起,一曲自创的《鸭池丘林美》,唱响了红色精神,唱出了家乡变化,简直是丘林村在乡村振兴路上做好乡风文明建设人才文章的生动写照。

不仅如此,丘林村积极传承传统文化,发扬优秀传统技艺,组织苗族同胞吹芦笙、跳板凳舞、开篝火晚会等文艺节目,大力开展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开展“幸福小院文明实践”活动方式,把“幸福小院”的打造与“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创建接轨。推行“党建+”模式,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产业发展、环境整治、乡风文明等各项工作有机融合,让党建引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形成了党员干部带头、人民群众参与,全力推动乡风文明建设的良好局面。凝心聚力打好文明创建的组合拳,让“文明丘林”深入人心。

厚植“红色之根”,端稳“绿色饭碗”,绘就和美乡村。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贵州省十大最美红军村落”“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等荣誉的丘林村,在乡村振兴中活力迸发、后劲十足。(雷昶)

(责编:吴锋、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