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高校地理学野外联合实习线路建设专家论证研讨会在贵师大召开

4月7日上午,2024年全国高校地理学野外联合实习线路建设专家论证研讨会于贵州师范大学召开。
会议由国家地理学理科基地联谊单位、教育部地理学实践教学虚拟教研室主办,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喀斯特研究院)、南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地理与海洋研究院以及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承办。贵州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肖远平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原校长俞立中教授,西安石油大学原党委书记惠泱河教授,教育部高等教育地理科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高校地理学实践教学联盟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郑祥民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董治宝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李小娟教授,哈尔滨师范大学副校长臧淑英教授,延边大学副校长朱卫红教授,南宁师范大学副校长龙妮娜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原副校长)杨胜天教授等来自30余所高校的8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此次会议。
活动现场。
肖远平在开幕式上的致辞中指出,地理学是贵州师范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学术积淀深厚。近年来,更是有了较快发展。2013年,获批科技部“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4年招收首批博士研究生,2017年获批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2018年获评全国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019年“地理科学”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20年“自然地理学”入选国家级一流课程,2021年“遥感原理与应用”课程获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022年“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23年“遥感原理与应用”和“人文地理学”两门课程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在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地理学为B档次。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贵州师范大学学科老师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在贵州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喀斯特石漠化防治、世界遗产申报、生态红线划定、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与预警等方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肖远平在开幕式上致辞。
龙妮娜在致辞中介绍了南宁师范大学地理学发展现状,以“学习之旅、信任之旅和共享之旅”三个方面分享了实习线路研讨会的重要意义。
郑祥民在致辞中指出,全国高校地理学野外联合实习是我国地理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同时也是地理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实习线路设计要充分发挥各地区区域特色地理要素并与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相一致,融入“野外思政”育人功能,不断深化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活动现场。
论证研讨会上,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院长周国华教授首先介绍了第十五届全国高校地理学联合实习总体方案;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易立文教授、贵州师范大学发展规划处副处长赵宇鸾教授、南宁师范大学地理与海洋研究院院长胡宝清教授分别详细汇报了湖南段、贵州段和广西段实习线路策划方案。与会专家针对实习线路设计,对各实习段方案展开充分讨论并提出具体指导意见。(文/图 思轩)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