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

赫章县威奢乡:科技赋能种桑养蚕 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2024年03月29日09:05 |
小字号

“桑树植株之间宽行距200cm,窄行距67cm,株距40-50cm;桑树剪枝离地面25-30cm修剪,向外保留2-3个壮芽。”近日,为助力乡村产业振兴,贵州农科院科技特派员曾晓英带领科技特派员深入赫章县威奢乡大营村种桑养蚕基地,将先进的种桑养蚕技术带到田间地头,助力农民提高生产效率,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在大营村,科技特派员通过深入田间实地考察和与农户的交流,了解当地种桑养蚕的现状和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开展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培训活动,向农户们传授科学的种桑养蚕技术。

当天,科技特派员详细讲解了桑树的种植、管护以及蚕的饲养、疾病防治等方面的知识,并现场进行示范操作,确保农户能够准确掌握。为进一步提升农户的实践能力,科技特派员还组织了实践操作环节。农户在特派员的指导下,亲自动手进行桑树修剪、施肥和蚕室管理等工作。通过实践,不仅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积累了实际操作经验。

据悉,2018年,乘着产业结构调整东风,大营村因地制宜发展桑蚕产业,全村共流转700余亩土地种植桑树,同时借助广州市对口帮扶项目建立蚕房、育雏房,购置蚕具421套、烘茧设备1台。

“蚕房设计要具备良好的通风换气条件,大蚕房蚕床不宜喂养过多蚕,否则大蚕期易暴发蚕病;小蚕房环境应保持清洁卫生,避免细菌感染。”曾晓英说。

据悉,威奢乡大营村持续发展种桑养蚕产业促增收,目前种植蚕桑400余亩,参与种植农户25户。通过本次科技特派员的下乡指导,当地农户的种桑养蚕技术得到了显著提升,部分种植能手表示希望能加入种桑养蚕产业发展中。这不仅能增加全村的收入,也吸引了更多年轻人投身于种桑养蚕事业,为乡村人才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下一步,威奢乡将继续加大对科技特派员下乡活动的支持力度,不断拓展技术服务领域,推动乡村产业升级和人才振兴,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坚实基础。”威奢乡相关负责人说。(赫章县人民政府网)

(责编:顾兰云、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贵州剑河古生物化石暨“金钉子”司法保护基地成立
  本报贵阳3月27日电 (记者陈隽逸)近日,贵州剑河古生物化石暨“金钉子”司法保护基地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揭牌成立,旨在确保古生物化石和“金钉子”的安全与完整,防止古生物化石、“金钉子”遭受破坏,依法保护古生物化石分布区生态环境。 当日,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黔东南州中级人民法院、雷山县人民法院、剑河县人民法院还联合发布了《贵州剑河古生物化石暨“金钉子”司法保护令》,明确禁止未经许可,擅自挖掘古生物化石及实施对“金钉子”破坏行为;禁止未按照批准方案,挖掘古生物化石和实施其他对“金钉子”破坏行为;禁止非法开发、采集、买卖、转让、运输、加工、收藏古生物化石;禁止在古生物化石群及“金钉子”区域内实施放牧、生火、扳弄、采石、取土等;禁止在保护区内修建不符合规划的建筑物、构筑物及道路等;禁止从事破坏古生物化石地和遗址的其他违法行为。…
供需精准匹配 资源高效利用
  登录网站、选择产品、按需下单,贵州安达科技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采购总监刘铁柱在网上操作后,数以吨计的磷酸原料便顺利采购完成。 刘铁柱购买的磷酸原料,是磷矿石初级产品之一,也是公司核心产品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的重要原材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