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罗甸视窗

罗甸:“植”此青绿待金黄 不误农时不负春

2024年03月15日14:14 |
小字号

村民们在田间劳作。
村民们在田间劳作。

近日,笔者走进罗甸县凤亭乡凤亭村玉米种植坝区,放眼望去,一条条银白色的地膜铺列田间,村民们正在热火朝天地压土、施肥,一道道身影在一垄垄地里来回穿梭,播撒着丰收的希望。

“我种的是鲜食玉米,上市比较早,过年前后种下去,到五月初就可以卖了。”种植户黄光同与土地打了半辈子交道,一边利索地干活,一边热情地对笔者说道,他家去年种了2亩鲜食玉米收入六七千元,今年他又多种了6亩。

“可别小看我们村这个玉米,行情好时,能卖上2元一斤。”凤亭村党支部书记王忠宏掰起手指算起一笔收入账,每亩玉米的成本在400元-500元,按照2元一斤算,一亩地效益好时有4000元左右的收入,除去前期的人工成本,能有3500元的纯收入,一年下来百姓有了盼头,积极性更高。

“以前老百姓种植积极性不高,种多了自己吃不完,又不知道怎么找销路,这使得鲜食玉米种植规模小且零散,土地也出现季节性闲置。现在好了,政府利用协助帮扶单位资源,帮我们解决了销路问题,我们的坝区也全部利用起来了。”凤亭村驻村工作队长罗琰峰说。

而销售渠道的畅通得益于贵阳市菜篮子集团有限公司的蔬菜订单和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的协作帮扶。近年来,凤亭乡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通过贵阳市菜篮子集团有限公司的引领带动和统一收购、凤亭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牵线保服务,有效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解决产销问题,促进蔬菜产业发展。同时,凤亭乡搭乘结对帮扶的“东风”,加速推进乡村振兴,紧扣产销帮扶这一关键环节,积极对接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辖区内的超市及多家企业,为凤亭乡农特产品上市后的销售或认购提供有利渠道,为凤亭乡农产品外销提供物流保障。截至目前,凤亭乡向贵阳输送162吨玉米、60.32吨蜜本南瓜、3万斤脐橙,实现供需互补、购销两旺。

“今年,我们已完成玉米种植面积400亩,产量达400吨。下一步,凤亭乡将进一步扩大各类蔬菜种植面积,提高蔬菜产量,计划完成蔬菜种植面积960亩,产量达960吨的目标任务,持续引导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凤亭乡党委书记高少波说,凤亭乡将继续加强与贵阳市菜篮子集团有限公司在蔬菜保供上的合作和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在产业、产销等方面的协作,持续发挥凤亭乡低海拔富热优势,打造精品农特产品牌,切实将“绿水青山转变成金山银山”,带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图/文 严云灿)

(责编:潘佳倩、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