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贵州旅游

遵义桐梓:“村晚”点燃旅游 文艺唤醒大山

2024年03月04日10:11 |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小字号

1、田园官仓,风光迷人。令狐克莲 供图.jpg

田园官仓,风光迷人。令狐克莲供图

文化振兴在乡村振兴中有着深远的意义。2023年,遵义市桐梓县充分利用本地特色文化资源,通过举办别具一格的“村晚”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通过建设艺术乡场,唤醒大山群众;用独具特色的“童子童谣”,弘扬文明新风,让桐梓焕发别样的风采。

“村晚”点燃乡村旅游

2023的夏天,桐梓“村晚”刷屏视频号和抖音等新媒体平台。

2、“村晚”现场。.jpg

“村晚”现场。

桐梓是贵州北大门,是离“火炉”重庆最近的“凉都”,也是成渝地区的“后花园”,一到夏天,近15万游客在桐梓常住避暑。为满足广大游客多层次、多样化的旅游需求,增添乡村文化振兴活力,让避暑游客能有展现才艺的舞台,2023年8月,桐梓县在九坝镇山堡社区启动“大地欢歌·四季村晚”2023年桐梓县“乡村你来美·夏季大联欢”文化旅游艺术季,持续在九坝、茅石、楚米、大河、马鬃和尧龙山等游客聚居地举办了60余场村晚。

3、“村晚”现场。.jpg

“村晚”现场。

桐梓“村晚”人气满满,外来游客与当地群众不仅成为村晚舞台的主角,也成为多元文化传承的主角。无论是旅居的“候鸟”,还是当地群众,“村晚”已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村晚”的演出规模越来越大,高品质节目越来越多。

“村晚”的热度也带来连锁反应,推动了桐梓农产品、夜间消费和旅游地产销售,不断提升“热”经济,现“村晚”已成为激活桐梓乡村旅游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4、外地游客到桐梓纳凉避暑。.jpg

外地游客到桐梓纳凉避暑。

2023年,桐梓累计接待游客1408.6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60.3亿元。

艺术乡场唤醒大山

暖冬之下,地处桐梓北端的羊磴镇青山环绕,羊磴河穿集镇而过,缓缓流淌,哺育着河堤两岸的儿女,记录着羊磴人民的故事。河道两旁,羊磴镇联合四川美术学院打造的艺术馆、老照相馆引来无数游客驻足参观,一件件乡土而新奇的艺术展品,不仅点亮了乡村,还让人们重拾难以割舍的乡愁。

5、羊磴镇。.jpg

羊磴镇。

2012年,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焦兴涛带着一群年轻学子来到羊磴,携手羊磴本土艺人,成立了羊磴艺术合作社,开启了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羊磴镇党委政府抓住这个契机,积极探索“乡村+艺术”发展方式,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来羊磴镇写生游玩的客人越来越多,同时也唤醒了当地群众的艺术细胞。

家住羊磴镇桃子村的居民胡现坤本是一名木匠,现转变为一名新型艺人。“我的作品能得到大家的认可我感觉很高兴,以后我想在艺术雕刻创作的道路上越走越好、越走越远,让更多的人了解羊磴的艺术文化。”胡现坤说。

6、乡土而新奇的艺术。。.jpg

乡土而新奇的艺术。

活动是吸纳人气、打造口碑的有效途径。2023年6月22日,桐梓县人民政府、四川美术学院在羊磴镇共同主办了首届“乡土而新奇”羊磴艺术乡场。活动当天,机车骑行、艺术赶集、灯谜竞猜、美术写生等活动丰富多彩,艺术与民俗文化的巧妙结合,吸引上千游客走进羊磴,感受乡土而新奇的艺术。

“乡土而新奇”羊磴艺术乡场的举办将艺术与民俗文化巧妙结合,不仅是以艺术形式介入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索和创新实践,也是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举措之一。据了解,羊磴艺术乡场已入选国家农业农村部“2023年全国乡村特色文化艺术典型案例”。

7、羊磴艺术乡场。.jpg

羊磴艺术乡场。

“我镇将紧紧抓住‘乡土而新奇’这个契机,不断增强乡村审美韵味、文化品位,同时依托镇内良好的生态资源大力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让羊磴这座有着悠久历史而又焕发欣欣向荣气息的边陲小镇变得越来越好。”羊磴镇党委书记袁德银说。

“童子童谣”唱响乡村文明

明天蜗牛搬新家,蟋蟀弹琴来祝贺!

不收礼来不送礼,大家齐贺乐哈哈!

……

这些耳熟能详的童谣在桐梓大街小巷传唱开,既有桐梓音乐特色,又声声唱出家乡文明好声音。

8、“童子童谣”。.jpg

“童子童谣”。

“童子童谣”,得名于“桐梓”二字的谐音,是桐梓县继“诗联”和“灯谜”之后的第三张文化名片。“童子童谣”编辑部利用童谣浅显易懂、生动有趣、便于传播的特点,着力推进童谣进农村、进家庭,创作并传唱《小松鼠吃酒》《蜗牛搬家》等一批童谣作品,反对滥办酒席、拒收高价彩礼、抵制低俗婚闹、倡导文明新风。

9、长桌宴。.jpg

长桌宴。

2023年,“童子童谣”编辑部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专题创作宣传桐梓农特产品的童谣5000余首;先后出版《童子心向党》《“谣”唱乡村振兴》等童谣专著,目前收集原创童谣1.5万余首,入编《世界华语童诗童谣精选集》《童声中国》等专辑,对乡村振兴中的地方特色产业进行宣传,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

10、圆满贯让您清凉一“夏”。娄伦权 摄.jpg

圆满贯让您清凉一“夏”。娄伦权摄

2020年,“童谣唱响新时代”志愿服务项目入选全国新时代志愿服务项目成果展,连续两年被评为遵义市优秀志愿服务项目。据了解,创建“中国童谣之乡”已写入桐梓县“十四五”规划。

11、马鬃红苗风情景区。.jpg

马鬃红苗风情景区。

下一步,桐梓将牢牢守好文化这个“根”与“魂”,依托“村晚”平台积极创造创新喜闻乐见的节目、挖掘乡村能人上舞台、做代言,激发乡土文化的内生力。同时,以文化为抓手,盘活乡村传统文化资源,创新乡村文旅载体等多措并举,让桐梓的旅游体验场景更多元、乡村文化更繁荣,让乡村旅游实现“土”得别致、“特”得鲜明、“火”得厚重,让桐梓的文化和旅游融合出更大的活力。(文/王琨荣 图由桐梓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12、“清凉九坝、养身天堂”。.jpg

“清凉九坝、养身天堂”。

(责编:潘佳倩、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贵州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以“富矿精开”为关键抓手闯新路,以“四在农家·和美乡村”建设为载体开新局,聚焦算力、赋能、产业三个关键抢新机,加快在提升生态系统质量、污染防治攻坚、绿色低碳转型、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路径、创新绿色制度、弘扬生态文化六个方面出新绩…… 2023年,贵州省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坚定不移围绕“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主攻“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坚定不移建设“西部大开发综合改革示范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全力建设“六大产业基地”,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取得初步成效。…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5个方面的中国特色,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5个方面的中国特色,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