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

学思践悟勇担当 奋发有为谱新篇

——铜仁市碧江区第二批主题教育工作综述

2024年02月18日16:46 |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小字号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在省委第六巡回督导组精心指导下,在市委坚强领导下,碧江区牢牢把握主题教育总要求,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有机融合、一体推进,高起点开局、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理论武装更加入脑入心、政治立场更加自觉坚定、高质量发展更加强劲有力、民生福祉更加贴心暖人、政治生态持续净化优化。

以上率下 高位推动

这次主题教育,根本任务是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碧江区坚决扛起主题教育这个重大政治责任,区委领导率先垂范抓落实,推动全区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强化统筹谋划。成立由区委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主题教育领导小组,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先后召开24次区委常委会会议、领导小组会议、专题会议,听取工作汇报、研究主题教育工作,推动各项任务落实落地。出台《区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工作规则》等4个指导性文件,为推进全区主题教育提供有力指导。建立“1+6”工作体系,抽调精干力量集中办公,统筹推进全区主题教育各项工作。建立“日报告、周调度、月总结”制度,构建起系统化推进、清单化管理、常态化督导、高效化运行工作机制。各参学单位紧跟区委节奏,相应成立组织机构,健全工作运行机制,形成了以上率下、上下联动、整体发力的工作格局。

——强化精准督导。根据省级明确的7个领域基层党组织、4种类型基层党组织书记和4个特殊群体主题教育工作清单,按月制定重点工作提示,并同步转化为督导清单,推动落实,确保实现主题教育全覆盖。强化分类指导,组建8个调研联络小组,针对乡(镇、街道)、区直机关、教育系统、卫生系统、政法系统等不同领域实际,分类开展调研指导和联络服务5轮、覆盖475个党支部,推动解决问题286个。探索创新建立联络员工作制度,推动联动学习、联动调研、联动整改,有效增强工作沟通的便捷性、工作指导的精准性、工作推进的协同性。

——强化宣传引导。认真总结提炼碧江区主题教育工作经验做法,被国家级、省级主流媒体刊载159条;主题教育简报被省委、市委主题教育办简报采用22条。灯塔街道矮屯社区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经验做法在全省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碧江区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工作经验做法被《贵州改革》刊发推广,获得市委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江宗门社区“五项举措”》主题教育经验做法被省委主题教育办纳入全省典型案例选编,《碧江:“微治理”带来“大幸福”》《“服务群众无小事”——碧江区“四下基层”惠民生促发展综述》等7篇典型报道,被省委主题教育办《宣传工作动态》采编,得到省委主题教育办的充分肯定。

理论武装 凝心铸魂

碧江区始终突出把“学思想”放在首位并贯穿始终,组织全区党员干部静下心来原原本本学、集中研讨学、丰富形式学,在深化、内化、转化上聚力用劲,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原原本本学。组织征订党员干部必读书本6.8万余册。把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县级领导干部坚持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通读、精读、研读党中央规定的书目,深刻领悟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

——集中研讨学。把开展好读书班作为主题教育“第一课”,认真制定读书班方案,明确“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等3个专题,撰写县级领导个人研讨发言材料37份,开展集中交流研讨3次、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7次。采取集中培训、研讨交流等多种方式,开展全区党员干部线上线下学习培训16000余人次。通过线上线下学习,党员干部理论认识更加清醒、理想信念更加坚固、人民立场更加坚定。

——丰富形式学。组织530名领导干部分赴周逸群革命烈士陈列馆、铜仁警示教育基地等现场开展政治教育、红色教育、廉政教育,让党员干部在主题教育中自觉接受政治体检、打扫政治灰尘、纠正行为偏差,自觉接受党性教育。组织全区党员干部观看《榜样8》专题节目14000余人次、观看《工程项目建设领域警示教育片》等18场次,组织党员干部参观警示教育基地245人次。各参学单位领导班子就近就便运用红色教育资源,开展党性教育学习120余次。深入开展示范宣讲,区委主要负责同志模范带头,示范带动475个党支部14508名党员开展集中学习讨论2500余场次,引领带动区四家班子到所分管领域、联系乡(镇、街道)、村(社区)党支部讲专题党课181场;依托区委党校等部门力量,组建区委宣讲团,精心选拔49名专家围绕32个宣讲课题,深入机关、企事业单位、乡(镇、街道)及村(社区)开展示范宣讲、“理论宣传二人讲”48场,有效覆盖党员干部群众2万余人次,有力推动了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调研开路 实干破题

围绕制约碧江高质量发展瓶颈,注重从“小切口”和解决群众最关心的“关键小事”入手,突出问题导向,着力念好调查研究“深、实、细、准、效”五字诀,确保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以深入调查研究提升主题教育整体质效。

——领题调研“破题”。根据党中央部署和省委、市委要求,着眼事关碧江长远发展的关键环节,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及营商环境改革、文明城市创建、社会安全稳定、历史遗留问题化解、产业大招商等制约碧江高质量发展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及时召开调查研究动员部署会,研究制定全区大兴调查研究工作实施方案,各县级干部围绕37个调研课题,主动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395次,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举措393条,开展现场办公268次,协调解决问题273个。各参学单位领导干部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开展领题调研3600多次。碧江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国有平台公司实体化转型等38项调研成果转化工作落地见效,解决资源盘活、基层治理等实际问题802个。

——典型剖析“解题”。召开主题教育调研成果交流暨典型案例剖析会,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集思广益提出对策措施300余条;区委常委会围绕正反面典型案例,进一步深挖根源、总结剖析,以案为鉴,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区直各部门、各单位紧跟区委要求,上下联动,结合实际确定正、反面典型案例120余件开展解剖式调研,举一反三,研究解决相关问题,有力推动了从“解剖一个问题”到“解决一类问题”。

——蹲点调研“答题”。区委领导班子以上率下,聚焦乡村振兴、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重点工作,带头采取“四不两直”方式,主动深入各自包保联系乡(镇、街道)和村(社区)以及部门分管系统领域等开展蹲点调研,引领全区各县级领导干部为一线纾困解难、办好实事。创新调研方式,按照基层点题、上级解题思路,突出问题导向开展调研,进一步增强调研的针对性、实效性。目前,全区县级领导干部通过一线调研发现问题430个,推动解决392个。

推动发展 见行见效

“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碧江区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始终紧扣问题导向、发展导向、为民导向,注重将“破难题、促发展与办实事、解民忧”相结合,以强化理论学习指导发展实践,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

——突出问题导向,聚力找准问题、破解难题。聚焦债务化解问题,将债券置换资金支付同国有资产盘活、税收征缴等工作统筹谋划,充分发挥置换资金乘数效应,解“连环欠”、化“连环债”。围绕“强双基”、解决基层管理难问题,碧江区树立大抓基层导向,健全完善“村党组织—网格党小组—党员联系户”组织架构,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完成3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提升,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巩固率100%。组建104支村级党员先锋队,选派43名科级职级干部下沉城市社区担任指导员,5400余名党员到社区报到,帮助基层解决问题1.2万余件。创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模式,全市网格化服务管理“多网合一”现场推进会在碧江召开,广场社区、铜江社区、矮屯社区获评“全国先进典型社区案例”,小组长工作机制获得省委领导肯定。围绕“立足岗位作贡献”“建言献策”等主题,组织全区党员干部深入开展“听民意、访民情”群众建言献策活动2240余场次,收集群众工作建议10163条,有效解决民生问题8734件。围绕“勤奋学习、党员标准、爱岗敬业、争当表率”4个方面,深入开展党员干部承诺、践诺、评诺“三诺”活动,解决群众问题1.5万个。

——突出发展导向,聚力稳经济、促增长。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以“五大行动”为引领、以“5+N”为载体、以“6+1”为支撑,奋力建设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首善之区。新型工业化发展持续向好。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逐季度持续向好,全年地方生产总值增长3.4%;新型工业化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3.9亿元;铜仁数字科创产业园已经初具规模,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也落户碧江,平台经济规模达到167.87亿元,同比增长10.46%。2023年,签约项目83个、引进优强企业16家、产业到位资金24.8亿元。农业现代化取得突破。举全区之力发展仙草订单农业3万亩,覆盖群众近1万户,带动群众务工15万人次。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入实施“强村富民”三年行动,全区30个村(社区)集体经济年收入35万元以上占比50.85%,滑石乡老麻塘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入选中组部“全国村典型案例”,宋家坝村被评为“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深化推进“放管服”改革,实现全省首单金融机构跨行“带押过户”和公积金“带押过户”业务。碧江区财信集团获批小额贷款、典当和融资担保三块金融牌照,成为全市唯一区县具有放贷、典当等业务资质的国有企业,龙头企业引领现代林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改革被列为全省“一县一试点”。

——突出为民导向,聚力办实事、解民忧。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675条,梳理形成民生实事清单,办好惠民利民实事,改造城区背街小巷27条,老旧小区6676户,新建人行天桥8座,新增公共停车位1505个,改善提升公厕68座、燃气管网10.4公里、雨污分流管网18.63公里,完成10个村级卫生提标改造、13个危桥改造、13条农村公路生命防护工程建设。持续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整体搬迁铜仁二中,新增城区学位8000余个。持续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布局,挂牌成立碧江区中医医院,成功创建省级健康促进区。开展城乡居民就业培训1808人次,新认定就业帮扶车间3个,实现新增劳动力就业9271人;为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白内障筛查和体检16724人;探索“保交楼+安置房”模式,争取“保交楼”资金帮助28家房开32个楼盘9600多套房屋复工复产,有效化解辖区历史遗留问题38个。

检视整改 动真碰硬

坚持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做到真查细找、真改实改,以整改整治具体实效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建立问题清单精准推进。围绕“3+5+1+1”专项整治目标,始终坚持把问题整改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切实做到以改促干、以改促建、以改促治,承接建立第一批主题教育整改问题清单58个、省级层面检视问题清单1个、市区联动整改问题清单4个,中央和省委“3+6”专项整治涉碧问题清单118个、市级专项整治涉碧问题清单20个,区级专项整治问题清单1个。13个牵头部门围绕问题清单,精准拟定专项整治方案,实行具体化、清单化、项目化、责任化推进。

——强力调度开展专项整治。区委主要负责同志主持召开区委常委会11次、全区整治整改推进会4次,对专项整治整改工作进行调度和谋划部署。始终坚持条块结合抓整改,上下联动抓协同,健全13个牵头单位责任链条,推动形成了“区分管领导强化跟踪督促、部门牵头单位抓统筹协调落实、区委主题教育办及整改整治组协调各方、区纪委监委和区督查督办局常态化跟进督办”的工作合力,探索创新推动形成了“双台账、双责任、双销号、双问责”机制和“六评”整治整改工作法。已全部完成第一批主题教育承接整改问题58个、省级层面检视问题1个、市区联动整改问题4个,中央和省委“3+6”专项整治涉碧问题118个、市级专项整治涉碧问题20个,区级停车难专项整治问题1个。全部完成县级领导班子检视问题45个、县级领导干部个人检视问题234个。

——领导带头接访化解包案。学习推广运用“四下基层”工作制度,践行“枫桥经验”,主动开展“大接访”,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建立“访前调查准备+访中会商研究+访后限期办结”工作闭环,区委常委同志带头接访,推动领导干部主动接访,对群众急难愁盼及时开题作答、解疑释惑、回应诉求。目前,领导干部下基层开展信访调研649次,包案接访、带案下访318次,化解城乡建设、劳动社保、涉法涉诉等重点领域信访积案132件。

建章立制 长效发展

注重“当下改”和“长久立”相结合,深入总结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等方面的经验做法,为常态长效学习提供坚强有力的制度机制保障。

探索建立“第一议题”学习制度、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30%年度考核奖二次差异化分配、推动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十六条措施等46项制度机制。指导各单位形成建章立制工作清单,已出台制度文件12个。

一项项管用制度立起来,一个个创新做法出实效,补齐了工作短板、堵塞了制度漏洞、防止了问题反弹,保证了主题教育成果常态长效。

万里征程风正劲,千钧重任再扬帆。新时代新征程,碧江区将牢记嘱托,把主题教育激发出来的工作热情、奋斗精神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真正把学习成果转变成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自觉行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碧江实践新篇章。(宋国平)

(责编:敖嘉钰、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