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贵州省司法厅

遵义监狱:建立一座灯塔 照亮回家的路

2023年12月25日11:30 |
小字号

“警官,我不要减刑,我不想出去。”这是原遵义监狱罪犯程某对民警说的话。众所周知,罪犯都想减刑,争取早日与家人团聚。程某“不要减刑”的异常表现,引起民警的高度警觉。

一个攻坚小组,凿出一缕希望曙光

遵义监狱创新改造方法,成立了监狱长任组长,教育改造、狱政、狱侦等业务民警为组员的攻坚小组,按照“一犯一方案,一人一策略”制定转化措施,采取集体研判、深挖原因、单个突破等方式,成功转化有自杀、行凶倾向等危险的罪犯,维护了监狱安全稳定。

据了解,罪犯程某18岁时犯故意杀人罪被判死缓。服刑3年多,父母从未探望过他。攻坚小组迅速搜集程某入狱后的改造信息,结合程某的家庭情况、成长经历综合研判后,安排改造经验丰富的小组成员靠前开展谈话教育。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凿出了一缕曙光,程某向攻坚小组民警坦言:“既然他们不想见我,那就永远不见,减刑出去干嘛!”

找准了原因,攻坚小组为其量身定制了一套教育转化方案……

一次特殊家访,解开一把蒙尘心锁

这一天,攻坚小组踏上了家访路途。程某母亲知道来意后,擦拭眼泪向民警哭诉:“好好一个家,他进去后就变了。他爸爸瘫痪,治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要是他不犯罪,我们何至于此?”程某母亲越说越伤心,“你们看到了,不是不想见他,只是不想让他知道这些……”民警离开时,程某母亲追了上来。略带哽咽地说:“警官,麻烦你给他带句话……”结束家访后,民警找来程某。程某和往常一样,一副没有任何表情的脸上,写满了漠不关心和毫不在乎。民警直入主题。“我们去你家,见到了你的父母…”程某还是面无表情,一言不发。“你母亲有句话要带给你…”民警深知多说无益,直接亮出底牌。程某欲言又止的细节被民警精准捕捉到,趁热打铁,民警讲述了家访的全部情况,并把程某母亲的话转告了他。“儿子,我们很好,你要听警官的话,我们会来看你的。”程某第一次用心听完了民警讲的话,再也无法强忍的情感如山洪般爆发出来。“爸妈,我对不起你们”,歇斯底里的沙哑声淹没了3年多的误解。

解开了心锁,程某像换了个人,积极参加技能培训,很快成长为技术能手,多次被评为“改造之星”,通过努力获得了减刑。回家的路越来越近,孝顺父母近在眼前,程某越想越觉得动力十足。

遵义监狱常态化开展罪犯家访,提出“两书一访”的教育改造方法,通过“一封家书传递感情、一份告知书通报违规情况,一次家访弥合亲情裂缝”的方式,努力搭建罪犯与家人的亲情桥梁,发挥亲情帮教作用,帮助罪犯树立改造信心。

一个就业基地,守望一方祥和安宁

遵义监狱率先在全省打造刑释人员就业基地,积极推动刑释人员就业推荐工作,为40余名刑释人员提供就业安置,实现了罪犯满刑后进入社会的无缝衔接,缩短了刑释人员适应社会的过渡期,降低了再犯罪率,为社会安定、人民安宁贡献了监狱力量。

转眼间,程某被刑满释放,监狱推荐他到附近的就业基地工作,凭着精湛技术,有一份不错的薪酬。看到民警来基地回访,程某主动打招呼,并告诉民警,下个月就结婚了。交谈时,程某讲得最多的:“感谢警官!”

公司经理提起程某赞不绝口:“他很本分,技术很好,有孝心。外地几家公司看中他的技术,多次出高薪挖他,为了照顾瘫痪的父亲,他都拒绝了。”

在灯塔的指引下,“不要减刑”的程某找到了回家的路。

近年来,遵义监狱深入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推动教育改造方式方法创新,努力把罪犯改造成守法公民,为平安贵州、法治贵州建设贡献力量。(贵州省司法厅)

(责编:敖嘉钰、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