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云岩视窗

人居环境提“颜”增“质”!云岩区农村“五治”交出“民生答卷”

2023年12月25日14:53 |
小字号

初冬时节,在云岩区各行政村(城中村),房屋更加安全稳固、水流更加清澈明净、环境更加优美宜人、厕所更加干净整洁、民风更加淳朴和谐……这是云岩区农村“五治”带来的新环境、新变化、新发展。

今年,云岩区把农村“五治”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文明工程、作风工程来抓,精准施策,制定实施《云岩区2023年农村“五治”实施方案》及五个“治”的配套方案,下足硬功夫,全面推进农村治房、治水、治垃圾、治厕所、治风气等“五治”工作落实到位,进一步改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云岩。

截至目前,云岩区共完成区级农村“五治”项目19个,投入资金2381.69万。

危房变“新房” 居住更安心

“我们以前的老房子修建于2002年,当时主要用的材料是空心砖和石棉瓦,因为年久失修,地基出现了问题,房屋整个墙体开始倾斜,说实话,遇到下大雨的时候晚上都不敢睡觉。”在金关街道蔡家关村下坝路337号,坐在重新修建的房屋中,刘进仕回忆起老房子的状况。他说:“就现在眼前看着的这面墙,之前都快垮了,我们就用粗壮的棍子给顶着,但是依旧不安心。”

金关街道应急工作服务中心主任许亮介绍,在巡逻排查中,发现刘进仕的房子主体已经出现倾斜,经鉴定为C级危房,存在安全隐患,需要进行加固修缮处理。在经过多方研究讨论后,决定对房屋其中的一面墙体开始进行加固试验,最后以失败告终。之后,经过再次勘察、测算、研究讨论后决定重建。

“当接到通知说可以重建房屋的时候,我们一家五口非常开心。从毕节织金县来到在这里居住已经20多年了,总算可以住得更加安全、放心了。”刘进仕表示,自己重建的房屋按照要求不加高、不加宽,原址原面积重建。

今年7月份,刘进仕一家便开始着手房屋重建工作。拆除、平整场地、做地基、主体施工、砌墙、装饰……全家人忙得不亦乐乎。“我们重建的房屋有120多平,设置了5个房间,足够一家人居住了。”历时2个多月,刘进仕和全家人兴高采烈地住进了新家。

“在‘治房’工作中,我们不仅坚持日常定期巡查,在雨季汛期等时期,还会进一步加大巡查力度,依托区住建局天翼云眼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提高城市和农村危房监测工作力度。”许亮介绍,经过排查,辖区共有28栋C、D级危房,目前人员都已全部搬离,安全隐患全部清理完成。不仅如此,金关街道还准备了两家临时过渡酒店为居住在危房中的群众提供临时居住地,确保人身安全、居住暖心。

有效治理农村房屋是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条件、提升居住环境质量的重要举措。今年,云岩区以“安全、减量、增效、整治、控违”为重点,推进农房治理工作,对全区152栋在册农村危房采取劝退搬离、拆除、原址重建、加固修缮等措施实施综合整治;拆除农村违法建筑252户,拆除面积共计4.01万平方米。

从有水喝变成喝好水 饮用更放心

挖掘机挥舞长臂,机械轰鸣作响,工人穿梭忙碌——开挖沟槽、管道布设、焊接管道……这是过去的3个多月时间里,在云岩区黔灵镇茶店村黄山冲二组经常能看到的生活给水改造工程施工现场。

据了解,去年11月5日,黄山冲二组启动了生活给水改造工程。如今,随着改造工程的顺利完成,纵横交错的自来水管已经延伸至广大村民家中,清澈甘甜的自来水流进每家每户,润了百姓、暖了民心。

来到村民孙德成家中,笔者看到清澈的水流从自来水龙头流出。孙德成连忙称赞道:“现在这水用起来更加放心了,以前的水都只用来打扫卫生,全靠桶装水作为饮用水。我们现在可以直接用这个水来做饭、洗菜,水压也比以前稳定了很多了,用起来很方便。而且现在水费也便宜了不少,以前是3.6元一吨,现在是按照市场价缴纳水费。这是真正在为我们老百姓谋福利啊。”

茶店村村委会副主任杨小明介绍,黄山冲二组依山而建,地势高,长期使用的地下水水质欠佳,存在健康隐患,且供水不稳定,还要通过加压才能到村民家中,过程中产生的电费也给村民增加了经济负担。

结合村民意见和实际情况,茶店村联合黔灵镇协调相关部门实地察看出水点及水泵房,并将相关情况上报云岩区政府。在多方协调下,贵阳北控水务云岩分公司给黄山冲二组村民开了户,黔灵镇出资临时租用北控水务的二次供水加压泵给村民输送自来水。

“黄山冲二组这里的管道使用已经有二三十年了,‘跑冒滴漏’的问题也比较突出,租用泵房供水不是长久之策。为了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村民生活给水问题,我们依托‘一圈两场三改’,积极谋划实施了生活给水改造项目,总投资大约500万元。”云岩区水务局工作人员杨耀臣介绍,这条供水主管道长约2公里,其余连接到水表箱的分管道大约4公里,供水管网可覆盖全组156户、1370人;新建好的二次加压水泵房,现在可以储存120吨至130吨水,将为黄山冲二组村民稳定供水,解决村民的饮水难题。

解决农村饮水问题,让村民们从“有水喝”转向“喝好水”,事关民生福祉。2023年,云岩区以“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动态清除黑臭水体”为重点,持续提升农村供水排水管理水平,实施完成茶店村黄二组给水提升工程以及雅关村、偏坡村、黔灵村等生活污水网管改造;完成了茶园农贸市场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任务。

把“麻烦事”变成“简单事” 环境更宜人

来到杨惠街道大凹村7组,环卫工人们全副武装投入到街面清洁工作中。贵阳京筑管理资源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筑公司”)大凹村负责人雷燕正在该村7组的生活垃圾分类便民投放点查看垃圾分类落实情况。

查看中,雷燕告诉笔者,现在垃圾分类情况已经好多了,干湿分、干湿投准确率达到80%左右,准确率比实施之初至少提升了一倍。如果遇到村民垃圾分类错误的话,会先提醒再沟通,大家都还是比较理解支持的。

垃圾分类工作,快收快运也是关键一环。如何保障人居环境更加洁净宜人?京筑公司也制定实施了垃圾清运制度。“大凹村一共有10个生活垃圾分类便民投放点,我们有14名工作人员定人、定岗、定责负责保洁工作,不仅负责日常清洁工作保持街面干净整洁,每日早、中、晚也会有三次垃圾清运,确保便民投放点的生活垃圾不堆积、无异味。”雷燕说道。

笔者走访发现,大凹村各类宣传标语、公益广告整齐有序、随处可见。云岩区环卫站三马工作站负责人刘斌介绍,“大凹村常住人口有1238户3886人、流动人口5000多人,每天产生的湿垃圾有0.4吨、其他垃圾15吨。今年计划设置10个生活垃圾分类便民投放点。4月中旬,街道、村、相关部门,我们一起入户走访、征集意见,5月份就全部安装好了。”

人心齐、举措实、成效显。村民们对于生活垃圾分类也纷纷表示认可。村民张大叔说道:“村里生活环境改善对我们来说是有益无害的。垃圾分类之前,大家都是直接混装垃圾丢在垃圾斗里,不仅有异味,还会有蚊蝇等。实施垃圾分类后,我们也习惯干湿分、干湿投了,并不觉得麻烦,现在环境更加干净整洁,也没有臭味了。”

垃圾分类牵民生、连文明,是“关键小事”,更是“生态大事”。2023年,按照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要求,云岩区统筹抓好农村“治垃圾”各项工作。其中,“两员一书记”培训实现多轮全覆盖,发放家用分类垃圾桶7000个,完成全区垃圾斗撤出换桶工作;安装168个分类收集亭;设置垃圾收集点位601个,配备干垃圾收运车33辆,湿垃圾收运车6辆,发动村民共同参与环境卫生综合大整治活动40余次。

让“方便”之处更方便 如厕更便捷

“以前这边没公厕十分不便,现在好了,修了个新公厕,我们也更加方便了。”“我坐公交车路过,也来过几次,总体给人的感受不错,没有异味,比较干净。”说起云岩区金关街道蔡家关村下寨路新建的公厕,周边居民纷纷点赞。

笔者在该公厕周边看到,蔡家关村公厕附近有商铺及公交车站,人流量较大,新建的公厕正好为周边市民解决了刚性需求。蔡家关村相关负责人罗霞说道:“这周边以前是没有公厕的,还有夜市摊,‘如厕难’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根据工作安排,我们在新建前后分别开展了2次民意调查,都是比较满意的。”

据了解,蔡家关村公厕于9月中旬开始修建,11月初正式投入使用,占地面积80平方米,配有第三无障碍卫生间、儿童座椅、婴儿护理台、残疾人呼叫器等设施设备,安排有专人保洁管养。

无独有偶,位于云岩区盐沙大道雅关地铁站旁的公厕也让市民们赞不绝口。该座公厕是云岩区2023年度打造的“15分钟生活圈”内的首座城市公厕,占地面积100平方米,于2023年1月底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雅关村公厕不仅安装了具有自动出水功能的中庭洗手台,还配备了自动冲水和自动除臭系统的大小便池,并使用轻型木质推拉门。

“我们还在无障碍卫生间安装了安全扶手和紧急救援设备,若在如厕期间发生紧急事故,方便市民群众寻求救援。”云岩区环境卫生站工作人员欧静表示,公厕还配备专职保洁员驻守,及时对厕所及周边环境卫生进行清洁,补充厕纸、洗手液等必需品,保障市民如厕需求。

小厕所,大民生。一直以来,云岩区始终立足群众需求,持续开展农村户厕查缺补漏、农村公厕规范建设等工作,不断巩固提升农村“治厕”成果。区、街镇两级已组织开展“回头看”,督促整改113个厕所存在的改造标准不达标、厕所卫生脏乱差、杂物乱堆放、设施设备损坏等问题,雅关村、蔡家关村公厕项目修建完成并投入使用,不断刷新群众生活便捷指数和城市文明指数。

文明新风拂面来 民风更淳朴

“弘扬社会公德 倡导文明新风”“文明城市 共建共享”……走进云岩区茶园路街道茶园村,就能感觉到有一股浓厚的文明气息,图文并茂、各具特色的文化墙让人眼前一亮。

“以前,村里人结婚、生孩子、升学等都会摆酒请客。现在明显酒席少了、人情消费负担轻了。”在茶园村,村民们闲聊着。

今年,该村4组“文明新风”示范户吴贵齐的儿子顺利考入江西一所高校就读,按照以往的习俗来说也会摆上几桌酒席,但吴贵齐却选择了响应号召,带头不办酒。

见到吴贵齐的第一眼印象,个子不高、黑色短发、目光有神,脸上布满笑容。谈及倡导文明新风时,她对于“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有着自己的理解。她说:“我觉得这个政策很好,少摆酒、少吃酒、少人情负担。以往我们村里大事小事都会摆酒,通常要随100元至200元的礼金,现在除了喜事、丧事,其余的都不摆酒了,礼金也变成了50元。作为一名党员,我应该带头响应号召,成为文明新风的传播者、倡导者和践行者。”

一墙一风景,一墙一阵地,一面面内容丰富、设计新颖的文化墙让人记忆深刻。倡导文明新风落实到不到位,教育引导至关重要。

“茶园村常住1098户5000多人、流动人口也有5000人左右。我们村红白理事会成立后,制定了红白事办理的程序和标准,简化了办理流程,对随礼的金额、宴席规格划定了范围,并且全程监督婚丧办事流程,统一调配人员,防止出现大操大办、攀比浪费的情况。这种程序不仅让事主省心省力省钱,还确保文明节俭不浪费。”茶园村村委委员罗艺介绍,“红黑榜”制度是每月一更新,采用积分制方式来公开评选的,98分以上住户可以上红榜,领取小礼品;再根据上榜“红榜”的情况,由红白理事会以及村民代表、组长评选出“文明新风示范户”。

农村“五治”既要“塑形”,更要“铸魂”。2023年,云岩区紧扣“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工作重点,持续打好“治风”攻坚战。健全辖区107名民间执事人员管理台账,开展培训25次;三桥村等15个村获市级优秀村级红白理事会,获奖励经费4.4万元。新设置相关宣传媒介15余处,发放宣传手册、倡议书等20000余份,入户宣传7880余次。对遵守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形成示范带动的532人纳入“红榜”,将16余人纳入黑榜,评选出新风示范户139户。

民生是人民的幸福之基。今年,云岩区通过“圈治”融合抓统筹、“三式”组合抓调度、“人财”聚合抓保障、“政资”整合抓项目、“产治”联合抓示范、“条块”结合抓督查的方式下足硬功夫,抓实抓细抓好农村“五治”工作,改善宜居环境,建设和美乡村。(赵倩倩)

(责编:李永馨、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