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基层 | 贵州思南:直面一线“解难题”

推动发现问题在一线、解决矛盾在一线、工作落实在一线。贵州省思南县把学习推广“四下基层”作为开展主题教育的重要抓手,组织全县党员到问题多、困难多、矛盾多的地方去,把问题解决在基层一线,努力推动第二批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这几天,思南县委组织部党员干部们来到贵州新丝南服装公司,实地了解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面临哪些需要政府协调解决的问题。企业负责人介绍说,企业生产的产品深受市场欢迎和青睐,不少订单畅销欧美各国,公司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帮助。
在思南,领导干部一线调研实现常态化。围绕企业基础设施、产业发展、要素保障等不同需求,思南用好“深、实、细、准、效”五字诀,县委领导带头践行“一线工作法”下沉企业进行调研,及时掌握企业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项目审批、资金保障、安全生产等制约项目推进的难点堵点。
在县委领导“关键少数”引领下,思南党政干部从办公室走进生产车间,持续开展“一对一”企业包保“贵人服务”,对全县5826家企业按行业和属地压实包保服务责任,持续开展入企走访服务工作,今年以来,发放“贵人服务”宣传单6000余份,推送退税、稳岗就业、农业补贴等惠企政策256项,办结惠企事项77649个,政企沟通、政商关系越来越和谐。
深入了解企业难点痛点堵点,思南金融部门正积极组织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工厂企业,通过开通绿色通道、给予利率优惠、减免相关手续费等方式,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思南县委组织部在企业调研。
“有了银行这笔贷款支持,我们企业很快走出了困境,公司的发展信心也更足了。”思南创辉农业公司是集蛋鸡养殖、有机肥加工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化企业,受市场因素影响,公司一度出现资金周转难题,思南县农商银行现场实地调研后,给予公司500万贷款支持,有了“金融活水”注入,公司正不断扩大规模,积极拓展市场,目前实现净利润350万以上,思南创辉农业公司负责人熊泽元介绍。
思南县政务服务中心积极推行“走流程”活动,领导干部化身办事群众到经办服务窗口参与政务经办事项各个环节,通过“换位式”体验及时发现群众在办事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堵点,并制定针对性的优化提升措施,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结合“四下基层”,思南县全面推进在职党员“双报到、双服务”,持续推广党员干部服务走基层、帮代办等特色行动,推动全县党员干部主动领办一批关键小事和民生实事,着力解决好基层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在“三农”领域,思南发挥科技特派员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人才支撑作用,按照“人才+服务+基地”组织方式,瞄准特色产业技术瓶颈,深入田间地头,积极开展新品种推广、技术培训等工作,将科技送到了基层生产一线、送进千家万户,解决技术难题114个,我们培养了2592名高素质农民,帮助110名农村青年致富能手,推广了50项新技术新品种,并指导企业申报了36个各类项目,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
“科技特派员来帮忙,教我们如何科学管护柚子,进一步提升科学管护水平,让我们尽快掌握了柚子的管护‘秘籍’,发展产业我们更有信心了。”村民邓万进满脸笑容。在思南县邵家桥镇珠池坝村蜜柚基地里,农技人员穿梭田间,一边观察蜜柚生长情况,一边指导村民进行病虫害防治与管护。
“四下基层”,下的是基层,抵达的是民心。当前,思南正把“四下基层”贯通落实到主题教育和高质量发展建设中,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在一线摸实情、觅良策、解难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图/文 黎之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