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黔西南州民宗委视窗

兴义市义龙新市民第二小学: 描绘最美“童”心圆

2023年11月23日08:55 |
小字号

初冬时节,蔚蓝的天空飘荡着朵朵白云,阳光暖暖地照在校园里的运动场上。几十名身着红色练功服的学生,在教练的指导下,伸展着矫健的身姿,一招一式苦练武术,犹如一簇簇跳动的火红三角梅,在蓝天绿地间绚烂绽放。运动场的另一角,学生们随着有节奏的民族音乐,正在练习民族竹竿舞,不时响起欢乐的笑声。

新市民第二小学位于兴义市义龙新区木陇街道办事处广场南侧,背靠步马松林,宽阔的东峰林大道穿社区而过。学校环境优雅,空气清新,全校学生1137人,来自黔西南州晴隆、望谟、册亨、义龙四个县(区)的易地扶贫搬迁新市民学生。有汉族、布依族、苗族、彝族、回族等12个民族,少数民族学生占总人数的66.8%,是一所各民族学生汇聚的大家庭。先后荣获省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学校”,省级“全国规范化家长学校”、州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示范单位”等称号。

“我们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抓好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特别注重教师的师德教育。”学校党支部副书记代吉洪说。

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对学生起着思想启蒙,指导和引领作用。新市民二小把教师的师德教育放在重中之重,经常选派教师到宁波等地学习交流,邀请省内外名师工作室来校进行专题培训和实践指导。加强教师思想政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到教育教学中,更好地对学生培根铸魂、启智增慧。

“学校注重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断提高孩子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副校长王克安介绍。

营造浓厚的爱国主义氛围是有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关键。学校从大处着想、小处着手,注重日常教育中爱国主义思想的浸润,将爱国主义元素融入课堂教学和学生活动中。建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馆,经常组织师生参观,成为全校师生思想引领、文化传承、厚植爱国情怀的教育基地。在教育教学中采用生动的模式,挖掘教材中爱国主义内容,在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中自然引入,润物细无声地把爱国主义思想的种子播种在学生心田。

“我们班主任老师非常关心我,经常到家里来看我,像大姐姐一样给我讲故事,鼓励我努力学习,长大成为有用的人。”五年级的苗族女学生胡小东心怀感激地说。

关爱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新市民二小的教师们深知,面对学校学生,肩上的责任不仅是教书育人,更是向学生引导正确的价值观,培育他们对人生的憧憬,养成自立能力,提高学习激情和自信心,快乐健康成长。

于是,班主任们经常家访,成了常态。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建立一学生一档案,自觉地担任学生的家长或哥哥姐姐,采取结对帮扶措施,倾听学生的心声,给学生过生日等,让学生感受到爱心和关怀。学校党员组成“教学先锋队”,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帮扶教学。学生在老师的关爱中体会到了温暖,从老师那里汲取了力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这里有一条菜青虫,把它捉下来!”

“菜地里有好多杂草,快来除草!”

一群孩子在实验地里兴致勃勃地劳动着,欢快的小脸上挂满了汗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兴趣和特长,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使学校成为学生愉快而有趣的生活学习乐园。新市民二小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组建了武术、民族舞蹈、书法、射箭等17个社团,鼓励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全校1137名学生全部参加。

通过社团活动,引导学生多参与、多练习、多思考,从中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和无限魅力。放飞思维,陶冶性情,让各民族学生在共同的爱好中凝结在一起,促进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成为相互关心、相互关爱的兄弟姐妹。

“学校以‘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办学理念,立足仁和之道,培养尚美之心,描绘最美童心圆,推动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努力建成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美好家园。”新市民第二小学校长刘开斌信心满满地说。

(责编:李永馨、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