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铜仁视窗

沿河农村集体经济焕发新活力

2023年11月20日16:17 |
小字号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围绕“强村富民”三年行动目标,突出党建引领,推动资源向乡镇配置、人才向乡镇集聚、服务向乡镇延伸,汇聚政策、项目、资金、人才、技术、平台等各方面要素,全面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助推乡村振兴开新局。

聚焦整体联动,统筹规划“谋”

县级系统谋划。围绕“强村富民”三年行动目标任务,成立县委书记和县长任“双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七大行动”工作组,明确21名业务人员具体办公。县委每季度听取各乡镇(街道)、县直有关部门专题汇报并研究部署1次以上相关工作。

县乡统筹推进。围绕“强村富民”三年行动计划,探索推行“村村合股联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模式,建立“公司化、实体化、职业化、长效化、制度化”机制,为规范集体经济公司、合作社运营管理提供政策指导性文件。目前,成立23个乡镇(街道)集体经济公司,组织446个村(社区)组建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并全部登记赋码颁证,所有村都以特别法人的身份开展独立自主经营活动。

部门协同聚力。紧扣农村党建引领提升行动,32名县级领导联系帮扶23个乡镇(街道)“村村合股联营”集体经济公司和23个集体经济示范村(社区);46名乡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包保86个重点村(社区)产业项目;97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围绕政策倾斜、项目安排、产销对接、购买服务等方面,全力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聚焦队伍建设,整合力量“干”

建强基层战斗堡垒。实施村党组织书记“源头培养”工程、村干部学历提升计划、“五个一批”和储备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实行台账式动态跟踪管理。目前,共储备1296名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到村工作。

建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照阵地建设、组织设置、管理制度标准,对全县446个村(社区)机构等架构牌子进行规范化,明晰农村集体产权归属、维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通过“送出去、请进来”方式,实现镇村两级党员干部培训全覆盖,持续开展446名村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擂台比武”,全面提升村党组织书记履职能力。

建强农村基层人员力量。持续选派驻(包)村干部1194人,明确实现对446名县直部门科级领导干部包保446个村全覆盖。组建“乡村振兴驻村管理服务工作办公室”,开通驻村帮扶工作热线,负责全县驻村工作日常事务的统筹、协调、管理、调度等相关工作。帮助驻(包)村干部迅速进入角色,切实增强村级组织发展集体经济能力。

聚焦发展路径,创新模式“推”

公司化改革。以“六共”机制为抓手,探索“村村合股联营”模式,推行以乡镇为单位,组织各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通过资金、资源、资产入股的方式,发动446个村(社区)“村村合股”抱团发展,成立23家乡镇(街道)集体经济公司,开办超市20家,打造106个“六共”示范点,组织27个强村与弱村结成帮带、12个弱村抱团发展,全面增强集体经济组织市场竞争实力。

实体化发展。着力培育多元实体经济,构建以开办集体经济超市为主,发展酒店餐饮、农特产品生产、生态养殖、承接工程项目等为辅的“1+N”发展模式。组建具备一定资质能力的工程施工队、运输公司、劳务公司等生产经营组织,承接劳务输出、建筑施工、基础设施建设等业务,全面拓宽经营范围,获取集体经济收益。2022年以来,23家集体经济公司创收6654万元。

职业化经营。支持和鼓励村干部领办合作社抓集体经济、带头入股,推行村“两委”成员与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理事会、监事会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全过程参与集体经济发展。目前,该县现有村级集体经济公司、超市管理人员89人,其中具有企业管理经验或财会专业背景37人、村干部62人。(严祖轩)

(责编:顾兰云、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