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铜仁视窗

碧江:网格化服务管理“多网合一” 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2023年11月14日16:49 |
小字号

今年以来,碧江区积极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多网合一”,推动执法力量下沉网格,与网格员共同履职,实现网格化与行业监管相融合、双促进,进一步加强辖区网格队伍建设,提升网格化管理服务水平,不断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持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河西街道凉水井社区深入推进社区网格治理,按楼栋、居民小区或200户至300户标准划分区域设置综合网格,按商圈市场、商务楼宇、学校、医院、企事业单位等实际情况划分专属网格,并按网格点分派各级干部,每个网格点至少配备1名专(兼)职网格员,实行定人、定岗、定责,将综治、党建、安全生产、文明城市创建、市场监管、社情民意等服务内容纳入网格事项,实现网格化服务管理“多网合一”全覆盖。

“按照‘多网合一’工作要求,对网格进行整合后,凉水井社区现有27个网格,其中综合网格21个,专属网格6个。为推进网格化管理工作,深入了解网格内的人员信息,及时更新网格信息,进一步规范化、精细化社区管理,为辖区群众提供更便捷、更优质的服务。社区持续组织网格员和志愿者积极开展入户走访工作,全力提升网格化管理实效。截至目前,共调解了120起矛盾纠纷,进校园、进小区宣传平安建设12次,发放宣传资料8000余份。”河西街道凉水井社区党支部书记杨双喜表示。

凉水井社区将为民办实事解难题贯穿到网格服务管理日常工作的每个细节,坚持党建引领,扎实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多网合一”工作,推动平安建设、应急管理和公共服务、社会服务、市场服务、志愿服务等落实到网格,精准投送到千家万户,形成了“群众吹哨、社区挂号、部门报到”的基层治理格局。

“社区工作人员经常来走访,给我们宣传一些网络安全和消防安全等方面的知识,非常实用。”凉水井社区居民潘建国说。

锦江街道江宗门社区位于中南门历史文化旅游区,沿街商铺林立,且文物古建筑较多。该社区按照“1+7”工作机制,有效推动基层党建、文明实践、信访维稳、城市管理、应急管理、安全生产等各类事务、服务、信息数据实现一网办理,形成基层社会治理“多网合一、一网多用、一网通用、一网通办”的网格化管理工作格局。

“社区以党建为引领,建立‘多网合一’工作机制,成立了3个社区网格,其中专职网格员13人,兼职网格员11人。对辖区内的文物,我们进行一日三排查,每周联合派出所、三江公司、消防等进行一次大排查。除此之外,还要开展信息采集、社情民意收集、法律法规宣传、安全隐患排查、矛盾纠纷化解、特殊人群管理、公共服务代办等工作和服务。”江宗门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刘玉琴介绍。

此外,江宗门社区还统筹整合网格资源,完善视频“监控网”、网格“管理网”、治安“防控网”,在深化平安建设、提升辖区社会治理、夯实基层基础、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也为社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江宗门社区组建了社区安全稳定综合指挥中心,与古邑集团智慧管理平台互联互通,实现基层治理数字化、可视化、标准化管理,能够做到实时监控、人脸识别、客流量监控等。”江宗门社区居委会副主任杨佩东说。

“下一步,江宗门社区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下沉到网格,立足信息化基础设施共享共有,增强党建牵引力、组织凝聚力和服务能力,推动形成‘党建领方向、网格全覆盖、服务零距离’的治理新格局。”刘玉琴如是说。

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是社会治理的工作要求。下一步,碧江区将继续深化网格化服务管理“多网合一”工作,加强网格化工作队伍建设,在“察民情、听民声、解民忧、聚民意”上发力,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体现在日常,凝聚全社会的共识和力量,助力基层治理效能的提升。(崔文文、杨昌玉)

(责编:潘佳倩、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