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本网原创

【网上群众路线贵州实践】四渡赤水纪念馆:创“数字”场馆名牌 建“智慧”科普平台

陈洁泉
2023年11月08日08:10 |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小字号

“云”看馆藏文物、沉浸式语音导览、720度全方位漫游观展、实时专业语音讲解、红色故事AR互动……走进位于贵州习水的四渡赤水纪念馆,“数字”元素随处可见,“智慧”场景多元丰富。

四渡赤水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一级博物馆。建馆十余年来,四渡赤水纪念馆不断拓展“互联网+场馆”模式内涵,创新纪念馆“云”参观、红色文化“云”学习、红色故事“云”互动等“智慧”场景,全力打造“互联网+场馆”新模式,为参展观展群众带来更多新鲜体验。

创新文物保护手段 积极打造科普高地

四渡赤水纪念馆官方网站,可谓一个惊喜连连的宝藏地:2000余平方米展厅面积尽显于方寸、9个四渡赤水博物馆群实时即时预约、7项场馆云服务多元齐全、100余篇红色故事在线科普、上千件馆藏文物琳琅满目……

四渡赤水博物馆群展示截图。

四渡赤水博物馆群展示截图。

这也是四渡赤水纪念馆数字化建设的成果展示。近年来,四渡赤水纪念馆高度重视文物征集、保护、利用工作,申报实施了四渡赤水纪念馆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馆藏文物数字化保护和红色基因库等项目,积极推动科学保护利用和展示馆藏文物。

直至今日,四渡赤水纪念馆先后完成了革命旧址全景热点采集、红色革命文物资源数字化保护、红色革命文物数字化集中展示区建设、数字化成果展示利用及宣传推广、智慧博物馆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等数字化探索更新,馆内文物研究和保护已然具备了牢固的数据基础。

同时,在保护遗址的前提下,四渡赤水纪念馆利用数字化手段对相关历史事件、人物进行复制展示,最大限度发挥革命遗址的价值,完成云贵川 50 个重要“四渡赤水战役遗址遗迹”展开资料收集、整理、影像数据采集公布,让观众更准确详尽地了解四渡赤水战役。

如今,进入四渡赤水纪念馆官方网站,观众可以在网站内查询了解四渡赤水纪念馆馆藏文物数字化信息,在数字化展厅参与红色故事AR互动,并可以将互动视频一键上传至个人新媒体账户,沉浸式观看红色历史场景,深刻感悟伟大长征精神。

建设智慧管理平台 全面实现资源共享

数字化保护、智慧化服务、智慧化管理……在众多“智慧”场景应用展示的背后,四渡赤水纪念馆更有一套以科技支撑、智慧赋能的“智慧”场馆运行管理模式。

四渡赤水纪念馆智能导览服务展示截图。

四渡赤水纪念馆智能导览服务展示截图。

加大数字化保护力度。作为全省博物馆建设试点单位,四渡赤水纪念馆率先对可移动文物进行保护,开展数字化保护建设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 100 件/套珍贵文物信息三维扫描采集处理、30件/套珍贵文物信息三维渲染、200件/套珍贵文物二维亿像素级高清信息采集处理、300 件革命旧址群全景热点资源采集处理。

完善智慧化服务系统。为更加高效安全规范地保护文物奠定坚实基础,四渡赤水纪念馆以实现馆内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核心,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通讯、5G、VR、CR、超高清数字技术、三维立体技术、AI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不断完善智慧化场馆服务系统。截至目前,四渡赤水纪念馆虚拟展馆点击量已超80万人次。

建设智慧化管理平台。目前,四渡赤水纪念馆已经建立了集藏品数字化管理系统、环境监测管理系统、数字化资源管理系统、行政办公管理系统等为一体的物联体系,实现“管理+保护+服务”全方位的科学管理模式。

拓展宣传展示渠道 营造浓厚学习氛围

有了“底子”,也要有“面子”。多年的数字化场馆建设探索,让四渡赤水纪念馆在“智慧”场馆的名列中崭露头角,也因此开辟了更多的展示舞台。

除开设纪念馆官方网站外,四渡赤水纪念馆还大力推行全媒体宣传教育模式,搭建“红色互动”平台,广泛运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上线了《四渡赤水》电子书等产品,让广大群众从多种渠道感知红色文化内涵。

四渡赤水纪念馆馆藏文物“云”参观页面截图。

四渡赤水纪念馆馆藏文物“云”参观页面截图。

同时,四渡赤水纪念馆还深入挖掘红色历史故事,先后编写了《六张旧币传佳话》《两个铜板的故事》等多个文物故事,推出了“红军后代讲故事”等14个有温度、有高度、有深度的红色故事视频,切实发挥红色场馆的文化育人作用。

坚持守正创新,搭建多元平台;挖掘红色故事,拓展育人渠道……四渡赤水纪念馆的创新探索实践仍未止步。如今,四渡赤水纪念馆正通过多形式、多角度的“智慧”场景建设,及多渠道、多形式的红色文化宣传,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在广大群众心中广撒深播“红色种子”。

(责编:敖嘉钰、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