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铜仁视窗

江口: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

2023年09月21日15:27 |
小字号

金秋九月,叠翠流金,秋高气爽,硕果盈枝。近日,湘鄂黔渝边区县(市、区)政协工作联系会第38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铜仁市江口县举行。52个参会区县政协齐聚江口,围绕“聚焦生态文明,推动绿色发展”主题,集思广益、博采众长、聚智聚力,不断深化湘鄂黔渝边区县(市、区)政协工作联络合作,深入交流经济社会发展经验,携手同行中国式现代化之路,共同绘就武陵山区生态文明新画卷,共同谱写绿色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近年来,江口县聚智聚力抓好生态保护发展和生态价值转化,奋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

城市风貌.

城市风貌。

厚植绿色生态屏障,夯实生态发展基础。全力做好梵净山国家公园创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严格落实梵净山保护条例和锦江流域保护条例,全面推行“林长制”“河长制”和长江流域十年禁渔,成为全省唯一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县、国家级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激励县,江口县森林覆盖率77%,稳居全省第二,全市第一。

今年8月15日,首个全国生态日贵州主场活动在江口县举行,梵净山被授予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持续抓好污染防治,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优良水平,县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7.8%,全县全部水体为II类以上,县城及乡镇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土壤环境质量达到国家标准。持续抓好长江十年禁渔,加强常态化巡河护渔,放流鱼苗150万尾,有效促进了渔业资源恢复和水域生态环境改善。

梵净山。

梵净山。

推进矿山资源集中开发区一体化保护修复,完成4个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深入推进全域绿化“六绿”攻坚行动,成功申报为省级人工商品林纯林树种结构调整试点,纵深推进42.52万亩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快速推进武陵山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和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进一步提升河流、林业、农业生态功能,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先后荣获国家级“碳汇城市”、中国低碳旅游示范区、中国十大生态旅游景区、全国100个最美丽的地方、国家森林旅游示范县等品牌称号。

坚持绿色发展导向,壮大生态产业发展。围绕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和国内一流康养度假目的地,加快梵净山文化旅游创新区建设,大力推进鱼粮溪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和梵净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两大”度假区建设,大力实施百所高校结缘梵净山、百万师生畅游梵净山、百场活动助力梵净山“三百工程”,大力抓好经营主体培育、业态升级、服务质量提升、盘活闲置低效项目攻坚“四大行动”,大力举办马拉松、自行车等系列赛事活动,深入推进文旅融合、体旅融合。

江口县发展农业。

江口县发展农业。

始终坚持绿色发展导向,扎实做好“土特产”文章,大力发展生态茶、冷水鱼、中药材和蛋鸡养殖“3+1”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生态茶15.97万亩,建成全国最大的抹茶生产基地;发展冷水鱼规模化养殖基地13个,年产量突破7000吨,建成全省最大的冷水鱼养殖基地,成为全省唯一一个“一县一业”冷水鱼产业县;发展中药材种植面积5.2万亩,攻破淫羊藿育苗技术难关,建成全国最大的淫羊藿育苗育种基地,江口淫羊藿被列入全省种苗繁育保护名录,成功申报全省中药材产业集群示范县,4家本土企业申报贵州省“定制药园”,正在开展国家级中药材产业园申报工作;依托梵净蛋谷,大力发展500万羽蛋鸡产业,全县蛋鸡规模养殖场达14家,存栏蛋鸡达200万羽。

江口先后被授予全国农产品安全质量示范县、中国抹茶之都、中国冷水鱼之乡等称号。围绕“生态食品饮品药品”产业发展思路,依托贵茶集团、农夫山泉、屈臣氏等龙头企业,大力推动10亿级梵净抹茶、30亿级健康饮用水产业、凯德小分子水项目,江口县获评“优质天然饮用水发展区”,贵茶集团、农夫山泉荣获省级“绿色工厂”,贵茶集团、苗药生物和铜江生物成为“专精特新”企业。依托丰富林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上、林中、林下”立体林业经济,推动绿色林地变身“金色宝地”。与湖南森海碳汇公司合作开发林业碳汇100万亩,已实现碳交易100万元;积极探索商品林活立木交易改革试点,2025年可实现交易额1亿元以上;大力发展“林+药”“林+蜂”“林+旅”等林下经济,实现总产值7亿元以上。

签约仪式现场。

签约仪式现场。

推动绿色生态转型,探索绿色金融转化新路径。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改革,建立生态产品开发和生态产品价值交易体系,编制形成了《江口县生态产品目录清单》,着力解决生态产品产权不清、权责不明、权益不落实、开发利用受益与保护修复责任不对称等问题,为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基础支撑和产权保障。深入推进全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和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县建设,完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交易局、梵净生态产品运营管理公司组建,挂牌成立绿色金融发展中心,建立生态产品价值运营体系,有效打通了生态-金融-经济之间的转换通道。去年,江口县创新设立“梵净生态账户”,被《人民日报》头版宣传评价为贵州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缩影。

截至目前,累计建立“梵净生态账户”4368个,授信金额2.55亿元,利用“梵净生态账户”积分发放“梵净生态贷”1496笔2.05亿元。

围绕“畅通绿色金融”渠道,促进生态资源“变现”。江口县以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为主线,以梵净生态账户为载体,建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评价机制、保值增值机制、开发激励机制、保护补偿机制、跨区域合作机制,加快推动全县生态产品价值可度量、可抵押、可交易、可变现,让更多生态优势转化成发展优势,让更多群众端上“生态碗”、吃上“生态饭”,努力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奋力迈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图/文 江口县融媒体中心)

(责编:顾兰云、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