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从普遍贫困向全面小康、生态从不断恶化到明显改善
贵州毕节:建设百姓富、生态美、活力强的示范区
炎炎夏日,乌蒙高原青山逶迤、绿浪涌动。田间地头,阡陌交通四通八达、村居院落美景如画、各类产业蓬勃发展。这,是毕节试验区三十五载改革试验的累累硕果。
贵州省毕节市曾是我国西部贫困地区。1988年,国务院批复建立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为主题的毕节试验区,拉开了乌蒙山区各族儿女鏖战贫困、奋进小康的浩荡征程。
30多年来,毕节试验区始终坚持生态建设与开发扶贫并重,实现了人民生活由普遍贫困向全面小康、生态环境从不断恶化到明显改善的重大跨越。
毕节市主城区全景。毕节市委宣传部供图
2018年7月,在毕节试验区成立30周年之际,中央赋予了毕节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的新使命。
从“试验”到“示范”,站在新起点上的毕节正着力推动乡村振兴、绿色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努力建设百姓富、生态美、活力强的示范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突出产业引领 打造乡村振兴新典范
站上观景台,俯瞰乌江源百里画廊,层层云雾之中,特色民居鳞次栉比、山水风光旖旎如画,往来其间的游客络绎不绝。这里,是黔西化屋村。
化屋村原名“化屋基”,意为“悬崖下的村寨”,昔日被悬崖峭壁阻隔在莽莽群山之中,是国家级深度贫困村。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一系列惠民政策精准发力,化屋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成功摘掉贫困“帽子”,还一跃成为贵州乡村旅游重点村。
黔西市金碧镇万家寨社区国储林示范点绿意盎然。史开心摄
“冰粉、凉粉、酸辣粉,豆干、洋芋、小鱼干……”在化屋广场扎堆的小贩中,王代珍招揽客人的口号尤为突出。2021年春节前夕,大批游客涌入化屋,王代珍与丈夫瞅准时机,决定回乡发展。如今,她的摊位每天能收入几百甚至上千元。
搭乘乡村旅游发展“快车”,化屋苗绣、游船、民宿、农家乐等广受游客青睐。2023年1至4月,化屋村累计接待游客7.3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907.73万元。
而在纳雍县陶营村,曾经砖瓦窑遍地留下的满目疮痍,现已满眼皆绿。初春时节,4800多亩樱桃花迎风盛开,将山坡和村庄点缀成“白色海洋”,前来赏花的游客络绎不绝。冬天卖苗、初春卖花、春末卖果,依托玛瑙红樱桃,陶营人将日子过得风生水起。
矗立在青山绿水间的鸭池河特大桥。史开心摄
一棵樱桃树,引得“百花开”。陶营村的好日子,肉眼可见:幼儿园、小学,让教育保障有支撑;公立卫生室、私营医院和医疗服务点,让群众看病不用愁;文化服务中心、玛瑙红广场提升生活质量;167家大大小小的超市、宾馆、农家乐等经营主体,让百姓生活便捷更舒心。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依托资源禀赋,毕节持续做实做强做大特色富民产业,大力发展蔬菜、食用菌、茶叶等8大优势特色产业,推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2022年,毕节全市累计销售农产品138.43万吨,销售金额136.81亿元。
牢守两条底线 书写绿色发展新答卷
夏日清晨,蒙蒙细雨浸润着贵州乌蒙利民茶园的连绵茶山。云雾缭绕间,远山和茶园若隐若现,如同一幅山水画卷,引人入胜。
贵州乌蒙利民茶园位于织金县凤凰山,立足休闲康养的发展定位,茶园以农业景观为基础,推进农业、文化、体育、旅游等多业态有机融合,建成“可观、可游、可憩”的文化农业生态园。
织金县马场镇现代农业产业园。毕节市委宣传部供图
“每逢周末或节假日,这里都是人山人海。”织金县乌蒙利民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宋勇介绍,经过不断建设,茶园与织金县溶洞奇观、自然景观等一起,共同构建了推动织金古城半小时黄金旅游区“四轮驱动”的重要格局。
走进贵州一道长通新能源有限公司光伏组件生产车间,自动化机器有序排列,机械手和传送带运转不停,把一片片加工后的太阳能电池片准确无误地传送到下一道工序。不一会儿,一块完整的N型光伏板组件便呈现在眼前。
贵州一道长通新能源有限公司位于威宁长通新能源产业园,引入目前贵州最先进的自动化高效光伏组件生产线,主要用于生产P型及N型高效单晶双面电池组件。
“N型光伏组件发电效率更高,成本更低,使用年限更长。”贵州一道长通新能源有限公司制造经理李富成告诉记者,眼下,公司两条生产线进入满产状态,每月产量160MW,年产能可达1.8GW,产值30亿元。
近年来,威宁县依托丰富的风、光等清洁能源资源,因地制宜提出生态立县、产业强县发展思路,引进优质龙头企业开发光伏、风电及光伏产业配套项目,全力打造集风、光、储全产业链于一体的新能源产业园——威宁长通新能源产业园。目前,产业园已引进光伏组件、储能、逆变器、风机机组等相关企业,“全链条”产业基地初具雏形。
当前,毕节着力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大力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努力探索欠发达地区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换的有效路径,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
创新体制机制 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我来办生育津贴,还以为很麻烦,没想到通过网上申请后,来现场提交材料就可以了。现在的政策真是好,我们办事更方便了。”走出七星关区政务服务中心,市民刘女士高兴不已。
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中,七星关区政务服务中心着力优化“一窗通办”服务模式,全力推进政务服务“一件事一次办”,让办事群众省心又舒心。
无独有偶,在威宁县政务服务中心企业开办综合服务区,贵州一树祖家连锁药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张雁同样为高效服务感到欣喜:本来打算花1天时间来办理营业执照,没想到10分钟就办完了,真给力!
近年来,毕节积极优化营商环境,聚焦“放管服”改革和企业堵点、痛点、难点问题,持续为企业减负松绑,不断增强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大方县奢香古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毕节市委宣传部供图
2022年,毕节制定出台《毕节市激发市场活力稳住经济增长“1+N”工作方案》,全面落实助企纾困系列政策措施,千方百计助力市场主体恢复发展。2021年汇算清缴工作结束,毕节市78户企业申报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加计扣除金额2.58亿元,增长177%。
“125万元税款缓缴,加之税收优惠政策,让我们轻装上阵。”作为受益者,贵州海悦科技立体停车设备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苟海欧很是欣喜。她说,将把缓缴的税费投入到研发中,进一步丰富产品类型,提升企业效益。
在七星关区柏杨林街道幸福社区,临街的房子大多是就业帮扶车间。作为贵州单体规模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该街道创新实施城市社区党组织创办集体经济实体“四统”(统经济实体组建、统经济实体支撑、统经济实体运营、统经济实体收益)工作机制,积极盘活资源资产,带动群众就业创业。
国家5A级旅游景区——百里杜鹃。毕节市委宣传部供图
“我们住上了新房子,还能在家门口上班。”幸福社区居民赵连芝踩着缝纫机踏板飞针走线,动作十分娴熟。她旁边的衣篓里,一件件衣服堆成了“小山”。
从国务院通报表扬的商事制度改革,到林业碳票“点绿成金”,再到国内首个“农村儿童发展综合示范区”……毕节坚持以改革求突破,把体制机制创新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使改革的活力竞相迸发、创新的源泉充分涌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