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五个经常化”不断深化关工委工作实效

今年以来,黔西南州关工委始终坚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充分发挥“五老”独特优势作用,不断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党史学习教育、法治宣传教育等主题活动,致力于青少年关心关爱和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不断推动全州关工委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是爱国主义教育经常化。今年以来,全州各级关工委“五老”,深入乡镇、学校、社区,开展以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为内容的主题活动200余场(次),在各级各类学校组织开展“学习雷锋,践行感恩,争做文明小公民”“小手拉大手,环保小卫士,学雷锋进社区”等活动350余场(次),受教育青少年10万余人(次),有力引导了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目标、养成良好品行的强大动力。
二是红色基地教育经常化。各县、市(区)关工委充分发挥兴义市威舍镇猪场红军村、安龙县草纸街71号、白岩关战斗遗址、望谟县卡法村红色陈列馆等红色教育资源优势,按照“就地就近”原则,今年以来,共组织青少年到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500余场(次),并邀请当地“五老”人员实地进行讲解,使青少年深层次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爱我中华,进一步培养担当精神和爱国情怀。
三是法治宣传教育经常化。全州各级关工委组织“五老”创新开展“立德树人·以法育人”宣传宣讲教育活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今年以来,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等法治宣传教育活动100余场次,受教育青少年2万余人次,进一步增强了青少年理想信念和法治意识。
四是关爱帮扶活动经常化。全州各级关工委以“精准扶贫·关爱同行”“开学季、关爱行”“助成长、关爱行”“托起明天的太阳”“六一”慰问等为载体,深入开展办实事解难事系列关爱帮扶活动,今年以来,已完成省关工委支持我州27万元的“助成长、关爱行”“开学季、关爱行”活动项目资助金的发放工作,共向420名留守(困境)学生发放了关爱帮扶资助金;联合州慈善总会、州生态移民局开展了“托起明天的太阳”关爱帮扶活动,发放资助金15万元,资助了农村留守儿童、水库移民留守(困境)学生300名。
五是助力乡村振兴经常化。深入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关建”,积极组织引导“五老”深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开展宣传宣讲、参与社会治理等工作,力所能及地为新市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今年以来,争取省关工委、州直相关部门支持经费69万元,计划全覆盖在各县、市(区)举办农村青年科技培训班11期(其中省级2期,州级9期),计划培训农村青年1440人。创建科技服务示范基地建设9个(其中省级2个,州级7个),计划带动2440余户9900余人增收。(马贤坤)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