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瓮安视窗

瓮安:不断提升易地扶贫安置社区治理水平

2023年03月22日09:53 |
小字号

近年来,瓮安县聚焦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融入等问题,强化党建引领,持续完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治理体系,显著提高搬迁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瓮安县按照易地扶贫搬迁“机构不撤、队伍不散、力量只增不减”的要求,进一步充实易地扶贫搬迁服务力量,全县为易地扶贫搬迁高质量服务人数达167人。其中7个安置点社区干部配备49名,按照“1+2+N”模式,选派7支乡村振兴工作队共26人。将党员队伍建设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抓手,搬迁入住以来,发展党员26名,优化调整社区党组织3个,由乡镇(街道)统筹,以社区为单位,实现175名搬迁党员培训全覆盖。

瓮安县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为载体,依托“1+N”结对帮扶、群团志愿服务队等开展政策宣传、稳岗就业、卫生保洁、义务支教、节日慰问、困难救助、心理咨询、健康义诊等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提升搬迁群众的获得感。整合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综治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的功能、阵地、队伍,搭建党建引领“三中心合一”治理平台,结合“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社会治理机制,成立“五人治理小组”,实现“资源整合、力量聚合、信息汇合、工作配合、机制融合”,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安置点治理工作格局。

通过完善群众议事会,充分调动了老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采取有事“说一说”、居务“议一议”、好事“比一比”、丑事“晒一晒”,促进家风、民风更加文明和谐。围绕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群众自治主体意识淡薄、物业收费困难等问题,成立小区业主委员会,探索“社区党组织+物业服务+业委会”的治理模式,赋能新型社区治理,引导搬迁群众由“农民”向“市民”转变。

通过组建社办企业、门面出租、超市经营、入股分红、土地营运、停车场经营等方式因地制宜发展社区集体经济,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6个,社办企业1个,盘活社区资源资产。将环境卫生、楼道管理、公共设施管理、房屋装修等写入社区公约,形成日常生活准则,把社区公约变为小区居民的自觉行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各安置点大力开展“感党恩”“志智双扶”教育活动,引导群众享党福、感党恩、跟党走。动员共青团、妇联、工会等群团组织,在各安置点推进“新市民·追梦桥”工程,积极推动“自治、法治、德治”有机融合。通过引导搬迁群众积极参与文艺演出活动,编排以党的方针政策、社区生活为主题的小品、快板、山歌等文艺节目,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截至目前,组织“瓮水长歌乡村行”演出进社区巡回展演60余场次,组织搬迁群众开展和参与文体活动30余场次,增强群众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瓮安县人民政府网)

(责编:敖嘉钰(实习)、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