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关岭视窗

关岭莲花村:万亩水果产业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2023年02月22日09:07 |
小字号

日前,笔者来到关岭自治县莲花村,驻村第一书记鲁潘华站在打邦河沿岸的水果种植园里自豪地向笔者介绍道:“我们村目前已有近万亩水果产业,包括蜂糖李、四月李、沃柑、枇杷等。”        

鲁潘华表示,莲花村大部分山地在低热河谷地带,小气候多样,加上整个村子沿打邦河而居,有充足的水源,非常适合种植水果。    

2017年,在莲花村村委及驻村工作组的带领下,村里转变发展思路,成立村合作社,流转800余亩山地,示范种植四月李。 

“四月李种下之后,三年时间就带来了收益。”莲花村党支部书记曾光辉说,村民们看到村合作社种植李子有不错的收成,便纷纷效仿,在自家的山地种上精品水果。    

短短几年时间,莲花村水果产业从无到有。目前全村已发展蜂糖李3000亩,四月李2700亩,五星枇杷1100亩,沃柑和脐橙1300亩,芒果400亩,农户还自发种有火龙果、甘蔗等其他水果。    

站在打邦河沿岸的山坡,抬头望去,笔者看到整个山坡都种满了各种水果,尤其李树最为壮观。穿过李子林,在山坡半山腰,出现一片柑橘林,村民罗开富、何慎琴夫妇正在采摘柑橘。    

“快来尝尝我家的柑橘,甜得很。”何慎琴停下手中的活儿招呼道。    

何慎琴告诉笔者,她家总共种了15亩柑橘,主要是沃柑和脐橙两个品种,到目前为止摘了近2万斤,共卖了6万多元。此外,去年她家还种了8亩多的李子树,预计明年就能结果。

据曾光辉介绍,目前,莲花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有水果,其中像罗开珍、何慎琴这样的水果种植大户就有20多户,还有一些公司也慕名来村流转土地在村里发展水果种植。

“现在有机耕道直达柑橘林,对我们种植户来说太方便了。”准备离开基地时,顺着何慎琴手指的方向,笔者看到一条条机耕道宛如丝带盘山环绕。    

产业要发展,要素保障是关键。去年来,鲁潘华积极向“娘家”市生态移民局及县直有关单位申请项目帮扶资金90.75万元,实施莲花村哨上组精品水果产业路硬化项目,主要包括机耕道硬化1.18公里以及新建50立方米水池3座,进一步改善了水果基地生产条件。    

“随着村里的生产条件持续改善,现在许多在外务工的村民也回村里开始发展水果产业。”鲁潘华说,为进一步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合作社最初流转的800余亩山地,现已经全部退还给村民,地里种植的果树,也交给村民自己管护。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谈及下一步打算,鲁潘华说,莲花村将继续组织村民进行种植技术培训,提高村民科学管护水平,拓宽销售渠道,让水果产业提质升级,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关岭县人民政府网)

(责编:敖嘉钰(实习)、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