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群像丨战“疫”一线 志愿者在行动

贵阳本轮疫情暴发以来,城市按下了暂停键。太慈桥街道1200余名志愿者挺身而出,他们用行动守护着千家万户,用温暖书写着小城大爱,在太慈桥战“疫”的各个角落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让志愿服务精神在太慈的每一个角落熠熠闪光。
尽锐出战 共筑抗疫“防火墙”
疫情发生后,街道发出《招募志愿者倡议书》,号召辖区各级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和广大志愿者、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积极行动,有序参与,做好抗击疫情的战斗员、宣传员。号令既出,辖区广大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挺身而出、尽锐出战,立足本地,迅速投入疫情防控一线,科学有序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
“开门做核酸咯!”每天早晨,志愿者龚继章就与老伴何传珍开始穿梭在各个楼道间,挨家挨户敲门、让大家下楼做核酸,忙碌的一天就开始了。社区居民说:“每天早晨他都是这么早就叫大家做核酸,老远就听到他的声音了,每天都穿着志愿者服装在下面做引导,不管什么人问到他,他都耐心跟别人说。”太慈桥辖区随处可见戴着口罩、穿着红马甲的身影,披星戴月、日夜兼程,志愿者们组织居民有序做核酸、维持核酸检测现场秩序、重点区域卫生消杀、发放宣传海报、科普防疫知识、安抚居民情绪、路口卡点值守、物资搬运……全力确保疫情防控各个环节顺畅衔接、高效运转,为疫情防控筑起坚实防线。
随着管控措施逐步升级,需要大量人员下沉社区一线,省、市、区直机关闻令而动,迅速组织居家党员干部就近到社区报到,积极参与防疫志愿服务,纷纷争当社区防疫的“战斗员”“宣传员”“服务员”“监督员”,他们成为太慈桥辖区抗“疫”中“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红色战士”。
“疫”路护航 传递抗疫“正能量”
“我是退役老兵,自带货拉拉车,愿意为国分忧”“我是老党员,健康条件符合标准,带人带车,随时听候调遣”……在一线抗疫的战斗中,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和社区的防疫工作者们一起不分昼夜、不计得失,尽自己的力量为疫情防控默默奉献,他们就是“太慈桥志愿服务车队”。为进一步增强疫情防控应急保障能力,更好地帮助服务群众,太慈桥街道紧急招募辖区车队志愿者,并组建微信群,群众有诉求第一时间联系街道,街道就在群里反馈,再统一派单给“爱心司机”,师傅们就近进行接单,从而保障特殊人群紧急就医、紧急购药等需求。
“真的太感谢何师傅了,等疫情结束后我们一家人一定要亲自登门表达对何师傅的感谢,好人一生平安啊!”家住凤凰路辖区的莫阿姨眼含泪水激动地说道。莫阿姨的爱人因为患有尿毒症,每周需要到医院做三次透析,因疫情防控需要,市区公共交通运营车辆限行,莫阿姨一家来往医院做血液透析治疗便成了难题,爱心志愿车队的何鹏师傅得知后,主动承担起了接送任务。20分钟后到了医院门前,他将老人扶下车,“我还要接其他患者,您透析完给我打电话,我再来接您。” 来不及休息,何鹏师傅又驾车离开,前往下一个需要做透析患者的住处……
温暖保障 守护抗疫“大后方”
“兵哥,今晚又有一批蔬菜包要到了”“兵哥,明天下午要来一车大米”……居民口中的“兵哥”名叫张安刚,是一名退役军人,也是一名中共党员,大家亲切地称他为“兵哥” ,每一次物资配送现场,都会有“兵哥”的身影。在疫情防控期间,每当物资运输车一到,志愿者群内一号召,各社区志愿者们立马出现在现场。物资大多数到达已是夜里,然而即便如此,志愿者们也毫无怨言,依然迅速来到物资堆放点,一起分拣发放。一辆辆小货车、私家车、三轮车、平板拖车来回在辖区忙碌着,他们身体力行、有呼必应、众志成城,用自己的行动为自己居住的社区提供坚实的物资保障。
在战“疫”路上,他们用温暖的志愿服务筑起守护之墙,为打赢疫情防控战贡献着志愿服务的力量,如同夜晚的漫天繁星,照亮了黑夜。(龙虹亘)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