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遵义视窗>>聚焦遵义

桐梓:课后“54321”助力“双减”

2022年09月28日09:56 |
小字号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桐梓县积极探索实施“双减”有效途径和载体,结合县域实际,创新推出课后服务“54321”工作模式。

按照教育部、贵州省教育厅相关文件要求,桐梓县坚持“五个统一”,统一思想、统一步调、统一作息、统一收费、统一治理,确保课后服务落地落实。并围绕“红色”“劳动”“体艺”“地方特色”四门课程开设兴趣班或社团,让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

在娄山关街道娄山关小学内,学生们正在诵读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模范人物的事迹。

“今天,我宣讲的故事是《巧夺娄山关占领桐梓》,红军在长征途中做出了太多的贡献才有了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今后,我希望我能宣讲更多的红色故事,让同学们了解红军在长征中途中的感人事迹。”娄山关街道娄山关小学学生夏显竹说。

桐梓县立足丰富的红色资源,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在全县100余所学校开设红色课程,通过“读红色经典书籍、唱红色经典歌曲、讲红色经典故事、看红色主题影片、写红色主题征文、演红色课本剧”的方式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在海校街道灯塔小学,校园内一片欢声笑语,该校正在开展课后社团活动,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给孩子们的校园生活添上了一笔靓丽的色彩。

在该校的吉他教室里,一堂有趣的吉他课正在进行,社团的吉他课为孩子们搭建了通往音乐世界的桥梁。

“我以前在电视上看见有人弹吉他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我听到老师说学校有吉他社团时,我立刻就报名啦!”桐梓县灯塔小学五年级五班学生董婧媛说。

国画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和骄傲。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情,陶冶他们的情操,该校成立了国画社团。

“我以前很喜欢书法,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国画,被它深深的吸引,然后就买书回家自学,当学校开设了国画社团,我毫不犹豫的加入了,在这里老师教会了我许多技法和画法,我的国画水平大有提升,现在我画的画越来越好。”海校街道灯塔小学六年级七班学生方乾旭说。

桐梓县各校还制订了“一校一案”,结合地方特色开设地方课程。花秋镇中心学校将非遗项目和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改革、课后服务、体艺实践中,让非遗“活”起来、孩子“乐”起来。

每天下午时分,花秋镇中心学校唢呐社团的同学们便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唢呐吹奏,伴随着老师的手势,同学手持唢呐、气沉丹田,吹响了音色粗犷、厚重、洪亮的声声唢呐。

“一开始我觉得学习唢呐很难,但后面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唢呐的来源、发展,教我们怎样吹奏,我觉得很有趣,就喜欢上了吹唢呐,我现在已经能吹一些简单的歌曲了。”花秋镇中心学校学生邹堋鹏高兴地说。

为进一步壮大课后服务师资力量,提高服务质量,桐梓县还发动全县在职教师参与到课后服务中;聘请文艺界课后服务志愿者参与课后服务;组织政治思想过硬、有一技之长的学生家长担任课后服务特色课教师,全面保障课后服务学科辅导质量。

同时,桐梓县还推出课后服务“4+N”模式,体育活动、经典诵读、规范书写、艺术素养和学校自选课程。结合书香校园、优美图书角创建,推进新课标指定书目阅读活动,实现人人有书读,校校有书声;并根据各校校情、学情自主开展足球、篮球、校园运动会等活动,全面践行“外健体魄,内增涵养”总体思路。

据了解,桐梓县以推进课后服务、落实“双减”政策为契机,加强对劳动观念、审美素养、体育意识等方面的引导,提升学生对生活中真善美的认识、理解和尊重,全面深化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五育融合”助力实现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遵义市人民政府网 陈亚江)

(责编:李永馨、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