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

安顺经开区通过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结项评估

2022年08月18日14:02 |
小字号

近日,民政部印发了《民政部关于确认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结项评估结果的通知》(民函〔2022〕56号),确认了包括安顺经开区在内的51个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顺利完成各项实验任务,通过结项评估。文件中提到:贵州省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探索完善农村社区服务机制,推进农村社区服务标准化建设,提升农村社区服务的适用性和可及性。

据悉,2017年,安顺经开区作为全国唯一一个非建制县区入选民政部首批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以下简称“实验区”)。自2018年1月以来,该区紧紧围绕“健全农村社区服务机制,补齐农村社区服务短板,扩大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实验主题,在省、市民政部门及专家组的指导帮助下,将全区47个农村社区纳入实验范围,不断完善农村社区治理机制,扩大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构建了环境优美、功能完善、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近年来,安顺经开区不断筑牢基层组织堡垒,提升为民服务水平。加强基层阵地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社区服务标准化建设,先后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47个村全面建成600平方米以上的村级办公场所。强化村干部培养,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大力实施村干部能力提升工程。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累计开展村干部集中培训20余场次、1200余人次,组织村干部学历提升69人次,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从22.76%提升至34.6%。选优配强村级班子,第十一届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结束后,产生村“两委”干部294名,换届人选全部达到组织意图。全区47个村实现支书、主任“一肩挑”,“一肩挑”比例达到100%,村干部学历、年龄实现“一升一降”,村级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四是推进退役军人村干部职业化。通过改革推行“兵支书”职业化建设,将“雇员制”与“兵支书”建设有机融合,强化“兵支书”带富能力,扶持帮助“兵支书”所在村发展主导优势产业,带领群众致富增收。目前,47个行政村中有退役军人党支部书记(主任)18人,占比38.3%,较上届提升了21个百分点,占比全市第一。

整治改善村容村貌,优化服务设施布局。一是注重保留本土风貌。把村级生态资源、布依文化特色、历史人文等因素统筹纳入美丽乡村建设,按照文旅共融、共同缔造、成果共享的先进经验,调动各方力量参与共谋共建共享,引进文化公司对牛蹄关创建宜居乡村、推进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文旅业态进行全新设计和打造。二是强化卫生环境综合整治。结合脱贫攻坚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基本要求,以“一建四改治八乱”“四清两改四严禁”为主要抓手,建设美丽乡村。2018年以来,群众主动拆除违章建筑99531.27平方米、蓝皮房51930平方米、清理垃圾487870吨。建成房前屋后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1096个。农村社区底色更靓、颜值更佳、环境更美。三是坚持统筹规划。采取政府投入一点、群众自筹一点、社会支持一点的方式,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原则合理布局乡村生活生产生态等功能,着力推进生态型、发展型、特色型宜居乡村建设。

合理配置公共资源,补齐社区服务短板。一是强化硬件配置。2018年以来,共投入资金162.38万元,完成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共85处,投入资金482.53万元,完成通组道路5.545公里,投入资金127万元,完成农村危房改造57户4277平方米,全区47个村均实现通信网络全覆盖,有效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二是整合服务资源。紧紧围绕产业发展、矛盾纠纷调解、关爱弱势群体等工作,组建76支志愿服务队,在阿歪寨村建立镇级社会工作和志愿者服务站,通过引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深入田间地头传授种养殖技术,进入群众家中化解矛盾纠纷,贴近鳏寡孤独解决困难问题。2018年以来,志愿服务队开展种养殖技术培训受益300余人次,协调矛盾纠纷800余起,帮助弱势群体解决困难2000余个。三是数据技术支撑。升级打造马厂村智慧社区建设经验,联同组织人事部门、大数据局、住建局等部门,选取十个社区,先行推行智慧社区建设,以智慧物业、智慧党建为基础,打造开放型智慧社区平台,充分利用现代技术与设备,整合社会资源与力量,改善社区基础设施,搭建信息平台,推进社区治理智慧服务体系建设,实现社区治理信息化。

积极调整产业机构,夯实社区服务基础。一是统筹发展特色农业。依托500亩坝区建设,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大力发展食用菌、莲藕、花椒、蔬菜、中药材等特色种植,全区共完成食用菌种植9017亩、花椒自主种植1000亩,蔬菜(莲耦)78869亩,中药材2000亩。同步推进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以一产催生二产、带动三产,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幺铺镇莲藕获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二是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挖掘抗战文化、“三线”文化、屯堡文化、藤甲文化等,打造黄齐生故居、“三线”文化创意产业园、戴安澜广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引进企业投资建设牛蹄关文化养生项目,建成了特色民宿、咖啡馆、学生公寓,利用东西部协作资金300万元和社会资本100万余元在原牛蹄小学的旧址基础上打造以“山骨”为主题的“贵州文献博物馆”,并通过研学旅行拓展旅游发展空间。三是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广泛推行“塘约经验”,深化“三权”促“三变”改革,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前已成立合作社130个,共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2个,省级龙头企业16个,2018以来共实施农业产业项目46个,带动农民3万余人增收。

健全乡村治理机制,提升社区服务效能。一是“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治。充分依托区、镇、村三级综治中心,建立“雪亮工程”天网全覆盖,以10至30户为一个联户单元,在本单元内的党员、退休干部、治安志愿者、退伍军人、族老、寨老等人员中推选一名联户组长,两名联户副组长,突出抓好矛盾纠纷邻里劝导、便民服务、隐患排查、治安防范、人口管理等信息管理工作,降低农村社区治理成本,提升农村社区治理效能。二是“共同缔造”建。探索推行党政主导、要素主攻、改革主推、群众主体的“四主”模式,形成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共同缔造”村庄建设新格局。坚持党政主要领导联村、乡镇党委书记包保、村党支部书记具体负责的原则,形成区镇村三级联动。以幺铺镇阿歪寨村为“共同缔造”试点,以社会治理、产业升级、乡村建设为抓手,着力释放发展活力。阿歪寨村已被住建部评为“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国家试点,作为2020年度贵州全面深化改革优秀案例在全省推广,“共同缔造”的成功经验已在马厂村、平寨村、牛蹄关等13个村取得进展,并在全区47个村全面推开。三是“一约四会三榜”督。积极探索推行“一约四会三榜”,通过修改完善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设立红黑榜、积德榜、乡贤榜,法治德治同行,推行村民“红黑榜”“积分制”,表扬先进、曝光反面,充分调动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能力,有效规范村民行为,共建美好家园。自2020年4月实施以来,各行政村修订村规民约共76次,开展道德评议300余次,评议十星级文明户541户,共340余人上红榜,50余人上黑榜,150余人上道德榜,70余人上乡贤榜。  

接下来,安顺经开区将以实验区结项评估为新起点,持续巩固实验成果,紧紧围绕党建引领是保障、群众主体是核心、规范制度是关键、文化融入是精髓理念,围绕基层治理重点难点问题先行先试,持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为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程 婧)

(责编:吴锋、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