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高温保夏粮!印江各乡镇抗旱灌溉护粮平安

近段时间以来,35度以上高温持续炙烤着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致使我县部分粮食主产区的稻田、玉米地因缺水出现干涸开裂,秸秆枯萎等现状,直接影响了今年稻谷、玉米的收成。为维护粮食安全,当地乡镇和各部门快速作出反应,多方发力共同引水抗旱,护粮平安。
天堂镇:持续高温庄稼被旱,快速行动护粮平安
在印江北部的天堂镇陡溪村,今年种植的300余亩优质水稻示范区正经受持续高温天气的“烤”验。过去的大半月内,当地未下过一场透雨,加之这一区域地势较高,河流干涸断流,失去源头活水的稻田育秧水也快速蒸发殆尽,裸露泥块迅速结块开裂,让种粮大户严义兵每天忧心忡忡,急盼救粮之水。
为解群众和稻田的燃眉之急,天堂镇紧急调拨消防救援站的消防车进行喷灌作业,给失去生命之水的稻秧快速降温解渴,防止秧苗枯萎致死。
“为缓解旱情,我们是早晚对秧苗进行浇灌,一天要浇灌水40车左右。”在浇水喷灌现场,天堂镇防救援站专职消防员方权勇就每天的作业情况作了介绍,他表示:“这轮应急性洒水主要是不让稻秧枯萎,等山上的水引下来灌溉进田后将取消喷洒作业。”
同时,当地群众也自发组织起来,积极展开生产自救。并在县水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紧急划拨10余万专项救灾款,购买了近2000余米的引水管进行抢救性施工,负责施工的群众每天头顶烈日,在高温下进行连续性高强度作业,迅速完成了管道线规划和管道安装拼接工程,整个引水灌溉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0%,未来两天便可完成整个项目施工。届时,陡溪及周边易旱区域的干旱缺水问题将得到根本性解决。
据了解,本轮高温天气将持续到下周,各乡镇(街道)的粮食主产区纷纷视旱情的轻重程度,陆续启动了应急预案,农业服务部门和农技服务人员也在第一时间奔赴田间地头,指导农户展开生产自救和做好灾情统计摸排评估。(王东 田林)
中兴街道:农田受旱,干群铺管应急
连日来,受持续高温影响,中兴街道土黄村高标准农田基地部分受旱,街道办事处组织干部群众铺设管道缓解旱情,确保粮食安全。
笔者在印江中兴街道土黄村坝上的农田里看到,郁郁葱葱的禾苗在骄阳下茁壮成长,有的水稻已经长出稻穗。在农田里,笔者发现部分稻田由于持续高温出现了干旱开裂情况。为及时有效缓解稻田旱情,街道办事处组织村支三委、驻村干部和村里群众通过铺设管道的方式引水抗旱。
据土黄村党支部书记熊森介绍,该村现有高标准农田300余亩,种有水稻150亩,大豆套种玉米150余亩。今年,为提高水稻产量,部分旱田变水田。受持续高温天气影响,田地储水难,从而出现干旱现象。
“因为近期受高温影响,30余亩稻田出现旱情,为了保粮保收,我们铺设应急管道,从水库引水进行灌溉,缓解当前的旱情。”熊森说。
据了解,今年中兴街道水稻种植4000余亩,其中高标准农田水稻种植近700亩。为应对可能出现的旱情,该街道早筹划、早部署,及时准备抗旱物资,确保粮食安全。
“面对持续高温天气,我们及时寻找新的取水点,确保取水点有水可取。同时我们组织党员、群众、村支监三委及时清理沟渠,确保灌溉沟渠畅通。街道还及时贮备抗旱物资,一旦发生干旱情况,我们及时将抗旱物资送到村组,确保粮食高产丰收。”中兴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政协联络委主任田建国介绍。(张向芬 黄志权)
沙子坡镇:抗旱灌溉正当时
近日来,沙子坡镇党员干部不惧酷暑、顶着烈日,抗旱在农业生产第一线,用实际行动带领广大群众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全力以赴打好夏季抗旱保苗攻坚战。为保证农田灌溉用水,沙子坡镇组织民兵应急分队分别到红木村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基地、十字村稻油轮作高产示范田、竹元村辣椒种植基地为群众抗旱浇灌,确保用水跟得上,夏苗长得好,丰收保得住。
据青球村支部书记曹光贵介绍,近段时间,气温高,天气持续干旱。青球村通过召开村组党员群众代表会议,开始进行抗旱准备,组织群众利用抽水泵进行抗旱浇苗。青球村共有500亩水稻,截至目前已完成浇灌100亩,将争取在一周内完成第一轮浇灌。
下一步,沙子坡镇将持续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旱情研判,细化抗旱措施,抢抓时机进行浇水灌溉,将旱情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为夺取秋粮丰收丰产打下坚实基础。
峨岭街道:千方百计抗大旱、促生产
连日来,峨岭街道组织党员干部下村与群众一道抗旱保苗、调运用水,千方百计抓好抗大旱、保成活、促生产。
党员干部们顶着烈日带头挑水、抽水、维修沟渠,忙得汗流浃背,让群众看到了希望,鼓足了干劲。
大云村党支部组建了抗旱保苗先锋队,为群众抗旱保苗,出动抽水机5台。贫困户王大婶今年种植水稻2.8亩,目前已全部移栽下田,丈夫常年卧病在床,一人之力无法完成浇水保苗工作。村党支部得知情况后,请来了洒水车帮忙运水,带领党员干部到田中浇水保苗。看着奄奄一息的稻苗一棵棵站了起来,王大婶激动地跑往村委会致谢。
“作为农村党员,我深知每亩农田背后肩负的是一个家庭、一个希望,虽然我们每次拉的水不多、能解决的困难也不大,但是党员徽章戴在胸口、责任扛在肩上,就应该带头做实事、做好事,能救一株是一株,能帮一点是一点。”峨岭街道小泽村支部副书记余强说道。
连日来,小泽村迅速行动起来,驻村干部和村“两委”干部冲到抗旱一线,一边鼓励种植户要坚定信心,科学合力抗旱,一边动员支部在家党员同志积极参与到抗旱保苗工作中来,通过库塘放水、发电机抽水等方式增加抗旱用水,最大限度地集中人力物力对农田全部进行浇水。
罗场乡:抗旱小分队助农解旱情
7月15日,罗场乡组成抗旱小分队,利用消防车辆对辖区内受灾农作物进行灌溉,帮助缓解农作物旱情。
抗旱小分队根据群众反映和实际受灾情况,先后来到清河、快场、寨口等村,对沿线受灾农作物实施精准灌溉,让庄稼喝上“救命水”,最大程度地减少高温干旱带来的损失。
“非常感谢党委政府的关心,最近气温太高了,你们来得太及时了,多亏了你们这一车水,养活了我这一丘田”寨口村村民田茂娥激动地说道。
自出现连续高温少雨天气以来,罗场乡高度重视抗旱救灾工作,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快速推进,成立了抗旱保丰收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分片包保责任制度,广泛发动党员干部群众,因地制宜、多措并举保障农业灌溉用水、生产生活用水,坚决打赢抗旱保丰收攻坚战。
下一步,罗场乡将进一步强化抗旱救灾工作措施,紧盯当前旱情形势,及时发布高温气象预警,加强抽水设备、水管等应急物资保障,加大移动灌溉力度,全力保障农作物用水需求,努力实现夏粮丰产稳收。
木黄镇:党旗在抗旱一线高高飘扬
7月以来,受持续高温影响,农作物部分受旱,木黄镇坪洞口村850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基地尤其严重。面对严峻的旱情形势,木黄镇党委政府将旱情作为当前最大的民情,统筹谋划,迅速行动,多措并举抗旱,千方百计地减少群众损失。
7月14日,木黄镇成立“木黄镇党员先锋抗旱队”,将镇直各部门党员干部作为攻坚队的主导力量,组织村支监“三委”干部,迅速启动两台消防车和抽水泵等抗旱设备,及时将灌溉用水送到群众的田间地头,确保当前旱情得到缓解,努力打赢这场抗旱保收攻坚战。
在田间地头,“党员先锋抗旱队”抢抓傍晚和清晨有利时机,迅速布置水带,对农作物浇水,确保每一株农作物都得到浇灌,每一滴水都物尽其用。通过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群众也一起来帮忙,大家齐心协力,为久旱的田间地头带来了“及时雨”。在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这场烈日下的“及时雨”成为农作物生长的“甘霖”,有效降低了因干旱带来的损失。(印江县人民政府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