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花溪视窗>>新闻资讯

花溪区聚焦“治厕”建、管、用

——全面推进厕所革命

2022年07月18日15:01 |
小字号

农村“治厕”作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环节,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之一,花溪区以改厕示范点建设为引领,建立标准化、统一化、长效化的“治厕”模式,强化落实三级包保责任制,探索创新长效管护模式,形成户用无害化卫生厕所“建、管、用”体制机制,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切实提高农村改厕质量,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聚焦规范建,夯实“治厕”基础

——问需于民建,做到应改尽改。实行区、乡、村三级联动,摸清需求干,建好征求群众意见清单,发放并收回调查问卷66352份,收集归类群众反馈意见建议72项,完成全区41926户农户户厕摸排,明确我区2022年改厕需求10573户。

——问效于民建,制定一户一策。整合部门资源,联合住建、生态、水务等部门共同推进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改造,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制定一户一设计,引导新建户厕进院入室。 

——明确时序建,实行攻坚作战。花溪区以自然村寨为基础单元,制定改厕作战图,明确建设时序,分类分片区、逐村逐组地开展治厕工作;明确责任主体和责任人,乡镇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压实干部包保责任,层层抓落实;明确村寨改厕模式,按照可接入污水管网、污水处理设施、修建三格式化粪池、需联户修建大“三格式”四种模式分类实施户厕建设改造。

——明确标准建,打造首厕示范。按照区、乡、村三级首厕示范的工作思路,在青岩镇达夯村打造7户区级首厕示范户,为全区“治厕”工作树立改厕标杆;各乡镇选取一个示范村打造乡级首厕示范,为各村“治厕”工作明确标准;各行政村在全面开展建设前先行开展首厕示范建设,为全村的改厕户提供技术参考及宣传引导。以三级首厕示范积极推动农村“治厕”工作。

——宣传政策建,营造浓厚氛围。充分利用了新闻媒体、微信公众号、张贴“小厕所·大民生”宣传贴、倡议书、宣传海报等方式,下发宣传海报3500余份、转发治厕倡议书至20个乡<镇、街道>、206个行政村,入户宣传20000余次,广泛宣传农村改厕的相关政策,有效调动群众参与改厕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浓厚的参与氛围。实行改厕公示牌,针对每个改厕农户,设置公示牌,明确改厕模式、改厕内容、改厕标准等相关内容,让农户切切实实了解改厕是怎样改的、改了哪些内容及改厕的成效,全面提升农户改厕的参与度、支持度、满意度。

聚焦长效管,严把“治厕”标准

——落实“五有”管,明确公厕管护机制。建立有摸排、有制度、有人员、有经费、有监管的“五有”长效管护机制,即有摸排:组织各乡<镇、街道>全面摸清农村公共卫生厕所底数,我区现有农村公厕156座,均正常开放使用,由村委负责管护。有制度:公厕管护制度上墙,明确公厕要保持全天开放,能够正常使用;有人员:明确保洁人员定期清洁,保持卫生干净整洁,通水通电,设备设施齐全无损坏,标识标牌上墙,有清扫台账,有文明如厕宣传;有经费:划拨经费用于公厕长效管护,如公厕保洁人员工资发放及设备设施维护等;有管理:对村级公厕的管护及清洁情况开展区、乡两级监管。

——强化制度管,提升户厕管护水平。按照“谁使用,谁管理”的原则,明确农户为户厕管护主体,制定并与农户签订农村户厕长效管护制度,通过入户宣传、坝坝会、应知应会等方式,走入田间地头走入农户家让农户知晓农村户厕如何管理维护、如何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同时将户厕管护纳入村规民约、将管护效果实行红黑榜制度,以此激发农户参与的积极性,确保户厕改一户、管一户、好一户、用一户,实现户厕干净整洁、正常使用。

——压实“三员”管,推行标准化建设。建立责任清单,实行部门、乡级、村级干部分别包保到户责任制,运用好三支技术队伍,对户厕建设前期选址、中期建设及后期验收履行技术指导、监督督查、施工安全及隐患排查等全过程监管职责,把好“治厕”质量关,目前已组织区、乡、村改厕技术人员93人、改厕工匠153人、改厕监督人员292人等三支队伍开展农村改厕技术专题培训及现场教学区级层次4场、现场到乡到村的点对点培训40余场,培训人次达2000余人次,确保改厕建设规范标准。

聚焦资源用,确保粪污有效处理

——强化部门联动,推进粪污有效治理。结合农村“治水”工作,因地制宜推进厕所粪污及生活污水共同治理。区农业农村局负责指导化粪池建设,将农户侧屋内便器所在部分适当抬高,确保厕屋内灰水不进入化粪池;区生态部门负责建立农村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将厕所粪污及生活污水纳入治理范畴,推进粪污有效治理,通过四种模式,全区粪污治理率达100%。

——农户自行清掏,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居住分散且未产生污水地表径流现象的村寨,通过农户自行清掏三格粪液进行还土还田,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目前全区自行清掏粪污的农户23137户,粪污治理率达55.2%。

——单户分散治理,实现粪污生态循环利用。居住较为分散、不具备管网铺设条件或铺设管网成本太高的村寨,采取单户或几户联合进行分散治理,通过在三格式化粪池末端加小型人工湿地进行粪污治理,达到贵州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污染物排放三级出水标准。目前全区拟新建分散治理29处,覆盖农户1125户,粪污治理率达2.7%。

——联户集中治理,实现粪污标准化治理。居住较为集中,具备污水收集管网铺设条件的村寨开展联户集中收集处理,采取建设一体化设备、人工湿地等方式进行治理,可达到贵州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污染物排放一级或二级出水标准。目前全区已建成集中治理设施101处,覆盖农户9728户;2022年拟新建设施20处,覆盖农户2743户。粪污治理率达29.7%。

——管网统一治理,实现粪污无害化处理。位于集镇污水处理厂附近的村寨优先纳入集镇污水处理厂进行治理,出水达到集镇污水处理厂相应标准,实现粪污无害化处理。目前全区纳入集镇污水处理厂的有5个乡镇、25个村,覆盖农户5193户,粪污治理率达12.4%。(曾嬿冰)

(责编:吴锋、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