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开阳视窗>>新闻资讯

开阳县巧用“加减乘除”工作法摒弃陈规陋习 树立文明新风

2022年05月31日14:31 |
小字号

红白理事会办酒现场监督并签订“四书”。
红白理事会办酒现场监督并签订“四书”。

自农村“治风”工作开展以来,开阳县着力遏制“大操大办”的不良风气,反对铺张浪费,减轻广大群众的人情负担,巧用“加减乘除”工作法,摒弃农村陈规陋习,树立新时代文明新风尚。

如今,走进开阳大地,越来越多的乡村由“一处美”变“处处美”,“一时美”变“时时美”,“外在美”变“内在美”,全县的社会风气愈加良好。红白喜事不讲究阔气和排场了,群众的“人情担子”轻了;陈规陋习现象少了,社会的风尚文明树起来了……。清朗的新风在开阳这片土地上劲吹,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日渐浓厚。

巧用“加法”,强化宣传培训,凝聚群众力量

加大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培训力度,让培训群众了解“治风”的目标、路径、方法以及工作任务,引导并改变群众的传统观念,提高广大群众对“治风”工作的知晓率。采取发放倡议书、漫画宣传折页、文艺汇演、播放官方抖音号、微信视频号、LED显示屏、宣传标语,发放“治风”宣传挂历(龙岗、双流、花梨、宅吉等乡镇)、移风易俗承诺书。同时,利用大喇叭、流动宣传车等巡回播放农村“治风”工作,扩大宣传的覆盖面和知晓率,营造全民参与整治婚丧陋习推进移风易俗的浓厚氛围。目前,共开展文艺展演8场(次),向群众宣传移风易俗相关政策知识800余场次,张贴宣传横幅、固定标语337条,滚动播放宣传短视频31万余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00余份。同时,制作了宣传短视频在《诗画开阳》视频号、融媒体中心抖音号播出;制作了宣传微电影《破俗》和短视频《“各位亲戚朋友……”老表哥家又请客,这种酒席办不得》,凝聚了广大群众的力量。

巧用“减法”,减少大操大办,狠刹不良风气

建立“一约一榜两会”运行机制(“一约”即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一榜”即红黑榜;“两会”即红白理事会和村务监督委员会),完善修订136个村(社区)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组建红白理事水和村务监督委员会并有效运行。引导红白事家庭成员、亲戚朋友抛开人情面子,自觉减少索要高价彩礼、厚葬薄养、炫富比阔、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陋习,主动将大操大办改为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提倡丧事不超过3天、礼金不超过50元、宴席不超过15桌。同时,将操办婚丧事宜纳入村务监督委员会范畴,摒弃不良陋习。

“现在的结婚酒,简单了,就请自家直系亲属吃一顿饭,回想认识就够了,不像以前那样高价彩礼,甚至以前村里面的搬家酒、月米酒、祝寿酒等酒席都在大操大办,丧事超过10多天,现在只办3天,我们村的群众不再吃各种各类的酒席发愁了,经济负担减轻了很多。”开阳县冯三镇堕秧村支部书记刘勇说道。

巧用“乘法”,树立身边典型,乘势推进工作

坚持以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共同推出更多遵守文明节俭操办婚丧事宜、移风易俗方面表现突出的“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文明家庭”。在推行人情减负过程中,各村通过微信群、道德红黑榜、身边好人榜定期发布“人情减负”典型案例,引导群众择善而从、见贤思齐。在全县广泛开展“开阳好人”“好儿媳、好公婆、好妯娌”“新乡贤”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68场次,运用“红黑榜”等载体,公布一批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的先进典型,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人,提升群众参与移风易俗的自觉性,向上向善的文明风气更加浓郁,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盲目攀比等不良社会风气得到有效遏制。

巧用“除法”,摒弃陈规陋习,立好村规民约

为摒弃不良习俗,解决“户看户”问题,各村(社区)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大操大办、滥办酒席、铺张浪费等内容列入村规民约(居规民约)中,并通过村民大会或居民大会表决,各村(社区)红白理事会和村务监督委员会及时发现并劝导各类大操大办行为,形成群众共商共建共同遵守的整治婚丧陋习规范性约定。引导村民主动摒弃陈规陋习,厉行勤俭节约,提倡新事新办,反对大操大办。

与此同时,该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和教育局纳入参军入伍和升学酒席互通劝诫,由医院、公安、交通、退役军人事务、教育等部门以及各乡镇(街道)、村(社区)搭建的信息线索互通网络,按照互通流程图报备红事、白事及其他宴席线索,信息适时共享、运转高效顺畅。截至目前,共互通信息307起。

“我们开展‘治风’工作,除掉的是旧陋习,换来的是新风尚,人情‘债’明显减轻,幸福感显著提升了!做到‘红事一杯茶、白事一碗粥’新风尚也逐渐从个人自觉转变为社会潮流,全县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得到提升”开阳县“治风”工作专班有关负责人如是说道。(图/文 杨刚)

(责编:李永馨、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