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贵州文教

红花岗区:非遗刺绣进校园 一针一线绣传承

2022年05月12日14:39 |
小字号

五彩线、绣花针、白棉布、拓蓝纸……在遵义市东风小学仡佬族刺绣社团课上,课桌上摆放着刺绣工具和所需材料,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小心翼翼地绘画纹样、拓印纹样于棉布上、上布于绣绷、穿针引线。

刺绣教学课堂。

“我今天要用一些明亮的彩线绣一个笑脸。”学生杨煜彬从小就对少数民族工艺品特别钟爱,每次跟着父母外出旅游,总喜欢去一些少数民族村寨买民俗手工艺品,带回家收藏把玩。学校开设仡佬族刺绣社团课后,她便第一时间报名:“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学会了平针、滚针,可以独立绣一些简单的图案,也了解到仡佬族的传统刺绣文化,以后会勤学勤练,争做一名传统文化的小小传播者。”

“针脚要排列整齐均匀、不露底、不重叠。”刺绣老师令狐云云在教室里来回走动,查看学生的刺绣情况,时时对学生的针法进行点评指导。看着学生们专注地绘底样、走针线,她很是欣喜:“虽然同学们的针脚还很稚嫩,但都绣得分外认真。”

刺绣老师令狐云云在课堂上查看学生刺绣情况。

仡佬族是贵州高原上最古老的土著民族,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仡佬族人民将其对自然的敬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于刺绣纹样中,孕育出了灿烂的仡佬族刺绣文化。2019年,仡佬族刺绣成功申报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相较于贵州其他少数民族的刺绣,仡佬族刺绣古朴大气、化繁为简、以拙代巧、以线塑形,针法、设色、图案都有其独特的风格。”令狐云云老师介绍,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她会教导学生们用平绣和滚边绣的针法绣好粽叶,装上艾草,再缝合成一个粽子香包,让学生端午节携于身侧,既杀菌祛虫,也有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遵义市东风小学仡佬族刺绣社团课堂。

“我的妈妈是仡佬族,平时听妈妈讲述仡佬族的民族风俗和传说故事,便对仡佬族悠长的历史岁月和古老的民族文化产生了一种别样的亲切和感动。” 学习仡佬族刺绣,对学生赵易轩来说,可谓一举两得,不仅可以亲身感受仡佬族的传统文化,也可以培养他的细心和专注力。

为更好地落实“双减”政策,遵义市东风小学以创建“同心客厅+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校园”为契机,将非遗传承与课后延时服务相结合,于今年3月组建了“红领巾刺绣社团”,开设仡佬族刺绣课程,让学生们在提高艺术素养的同时,接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学生刺绣的作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民族智慧的象征,是民族精神的结晶,传承了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念。“接下来,我们还会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开展研学实践活动,带着学生们前往民族村寨或相关的刺绣工厂,去感受仡佬族刺绣文化的魅力,进一步增强学生们的文化自信、民族自信,从而引导学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遵义市东风小学副校长詹永表示。(文/图 刘合春)

仡佬绣作品。

(责编:潘佳倩、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