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纳雍:一场别开生面的隔空“对话”在新学期拉开

“叔叔,我们分班了,我分到了尖子班。”
新学期伊始,来自纳雍县新房乡石板寨村的学生李文琴在微信上给苏伍珠留言,报告了自己的小欣喜。
收到留言,苏伍珠摘下眼镜,细细阅读,接连看了三遍。
苏伍珠是民革中山市委会企业家联谊会副会长,同时是广东沃艾科技有限公司、中山市优越多生活超市公司董事长。
苏伍珠对李文琴的助学,起源于民革中山市委会对新房乡的结队帮扶。
作为民革党员,苏伍珠当年跟随民革中山市委会企业家联谊会5位企业党员来到新房乡,实施了“一对一”助学,分头帮扶5位新房学子,资助高中阶段学费、生活费。苏伍珠结队帮扶的学子,就是李文琴。
“求学方面,每个孩子其实都不差,都聪明,只是境遇不同而已,但只要坚持,努力,也能一步一个台阶”。苏伍珠觉得,对农村孩子而言,最好的出路,就是求知。
第一次与李文琴见面时,苏伍珠记得李文琴一直低头不语。
苏伍珠问学习怎么样,她说“不好”,班级排名第52名(全班58名学生)。
苏伍珠再问哪些科目不好,她说“都不好”。
苏伍珠最后问想不想好好读书,她说“想”。
苏伍珠承诺说,“只要你想好好读书,我就有办法,不要怕,高中这几年我都会帮助你,我们共同作一个约定:每次考试,只要往前进五名,我都奖励你。你是家里老大,如果能考上大学,不但为自己改变了命运,还为家人争了一口气,给几个弟弟妹妹做了榜样。”
那一次,在学校保安室,苏伍珠跟李文琴匆匆见了一面,李文琴给了他一个木讷、自卑的形象,“短短几分钟的交流过程中,她反馈给我的每个字,都像都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在保安室离开李文琴时,苏伍珠给李文琴写了一句话:“路漫漫其修远兮,学长长择善而学之”。
此后,苏伍珠每个星期都联系李文琴,鼓励她,提醒她。
慢慢地,李文琴跟苏伍珠熟络起来了,学习上生活上的事,都会跟他聊。
第一年寒假,远在广东的苏伍珠坚持让李文琴做一份假期学习计划,让她利用寒假“弯道超车”。
因为努力,李文琴不断攀上一个个高峰——当初高中入学摸底考试时,李文琴在班级排名第52,第二次月考,排名第48,第三次月考,排名第34,之后上升到第25名。
去年期末考试前3周,李文琴在微信上告诉苏伍珠:“叔叔,这次考试,我排名班级第5名,我会继续加油的”。
期末,李文琴在微信上发来《期末考试成绩单》截图。苏伍珠一看,总分515.5,班级排名第3名,年级排名第343名,特别高兴。苏伍珠知道,李文琴每一次考试都在超越自己,每一次考试都兑现了向他许下的诺言。
新学期开始,李文琴跻身学校尖子班,苏伍珠相信李文琴最终一定能够脱颖而出,“让李文琴把高中三年读完,考上大学,我就可以向组织交上一份完整答卷了”。
对助学,苏伍珠曾有几次经历。
2004年,他在中山古镇工作时偶然遇到一名孩子高三学年辍学打工。为助其圆梦大学,苏伍珠从工资中取出3000元送给他,勉励他回家继续求学。后来,这名孩子回到湖北老家复读,顺利参加高考,之后将苏伍珠视为人生旅途中遇到的“贵人”。
现在,新学期开学了,李文琴在微信上给苏伍珠留言说:“叔叔,我给您写了一封信,还做了一件小礼物,麻烦把您地址和电话告诉我,我要快递给您。有您的支持鼓励,我一定会继续努力,下学期想冲入年级前50名!”
苏伍珠收到这一留言,连读了三遍,内心感慨万千……(尚双、潘建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