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

三都:“四个着力”切实为群众办实事

2022年01月27日09:11 |
小字号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三都水族自治县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载体,以着力传授致富技能、着力提升便民服务、着力强化医疗保障、着力做好环境整治“四个着力”为抓手,紧盯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切实解决群众实际问题。

着力传授致富技能。利用广播电视、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媒体,发布短小实用农业产业技术文章和视频等方式传授农业技术,推动农业实用技术进万家,为群众答疑解惑。整合全县农业技术专家组建7支技术服务队,根据农业专家与主导产业对口的原则,将专家匹配至镇村主导产业上,深入田间地头面对面、手把手传授技术,提高群众技能。去年以来,累计开展技术服务100余场次、惠及群众3500余人次,开展厨艺、挖掘机、电焊工等各类“订单式”培训班31期1500余人。举办“雨露计划”马尾绣培训、“文化传承人培训”“乡土人才培训”“锦绣计划培训”等各类培训班,培训研发设计苗族蜡染、银饰,水族剪纸、水族马尾绣工艺品和实用型产品等,开展培训15余场次,培训从业人员达1500余人次。

着力提升便民服务。坚持“以人为贵、人民至上、百姓为先”服务理念,在统筹推进“全省通办、一次办成”改革试点基础上,优化“集成套餐”,推行帮办、代办、探索推进跨省联办,截至目前,上线“集成套餐”办事指引224个。将“生、学、老、病、亡”五个情景涉及审批环节进行整合“打包”,实行“一窗通办”“联动联办”,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改善优化营商环境。去年以来,共办理“集成套餐”6673件,办理“生、学、老、病、亡”一件事通办3709件。强化高效办,简化办事程序,兑现群众“最多跑一次”的承诺,优化审批流程,让群众少跑腿,省事省力。

着力强化医疗保障。推行“登记(挂号)、候诊、公共卫生服务、就医”的服务模式,由全科医生团队统揽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在诊疗的同时完成居民健康档案、体检、随访等公共卫生服务,结合患者就医情况针对性开展家签服务,有效整合“公共卫生”和“医疗”资源,推进慢病健康管理成效显现,进一步促进卫生健康工作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截至目前,基层医疗机构门诊接诊56818人次,通过门诊确诊慢病患者304人,全部纳入慢病健康管理。为提升服务水平增动力,在全县“两定”机构全面推广医保费用扫码支付,联合教育部门、银行、“两定”机构开展“电子凭证进万家·医保惠民你我他”宣传活动,通过多方发力推广医保电子凭证激活应用。同时,加强医保经办行业作风建设,逐步扩大网上服务事项范围,强化医疗保障窗口服务,常态化开展经办窗口体验式自查评价,切实简化群众办事流程。为打击欺诈骗保聚合力,聘请社会监督员和法律顾问增强基金监管力量,进一步推动基金监督行政执法规范化、法治化。同时,开展医保政策“五进”宣传活动和知识测试,提高群众政策知晓率,同步制定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全覆盖推进医保基金监督检查。截至目前,已聘请社会监督员10名,同步完成业务培训并发放聘任证书,累计组织全县医保系统、两定机构开展警示教育3次,全县178家定点医疗机构和50家定点零售药店全覆盖检查,不断筑牢医保基金安全防线。

着力做好环境整治。实施大队管片、中队管网、“路长”管段的原则,实行划区域管理,量化目标管理,细化管理标准,有效将县域划分为2个大片区和5个小网格,形成分级负责、上联下动、全面覆盖、一网统筹的“2+5”网格化管理机制,扎实推进综合行政执法由点线分散向区域全面管控的转变。2021年以来,开展集中整治75次,劝导占道流动小商贩1580人次,规范跨门经营商铺800余次,清理乱堆乱放杂物1050余次,暂扣违章物品176件,处罚违章经营103人。不断深入推进城市管理执法工作走向文明、规范,对影响县城市容市貌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治理,引导广大市民树立知法守法和文明出行意识,营造人人参与和齐抓共建文明城市、共创美丽三都的良好环境。去年以来,共劝导3600个流动商贩到指定区域规范经营,整治2000余户跨门经营,拖移违停车辆230余辆,治理野广告5200余处。依托贵州政务服务网平台,畅通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10报警电话、12319市政热线、12315打假维权等投诉举报渠道,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广覆盖的维权网络。围绕“文明在行动·满意在三都”活动,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不断强化与交警、环卫市政等职能部门的联动执法,定期不定期对重点地段进行突击检查,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去年以来,共开展多部门联合执法14次,有效整治杂物乱堆55处,车辆乱停150余辆次。(陆跃鑫)

(责编:顾兰云、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