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两河村黄花菜绽放乡村振兴路

本报讯(张丽娟 特约通讯员 王东) 今年以来,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罗场乡两河村采取“村集体经济+农户”模式种植黄花菜,将农村基层党建与乡村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壮大集体经济,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近日,走进两河村河对岸组雷竹基地,冬日的暖阳照射在平整好的土地上,村民们正在忙碌地栽植黄花菜。平地、施肥、浇水、播种,一幅幅生机勃勃的乡村振兴画卷徐徐铺开。
“你们看好,每一窝里放三到四株左右,这个头要朝上,挖深一点。放进去后,泥巴盖上去三公分左右的土,再压一下。”基地技术员吴启文把一棵棵带有嫩芽的黄花种,有次序地放在一条条犁好的沟壑里,再耐心地给村民们讲着栽植黄花菜的基本知识。
两河村距罗场乡集镇所在地 5公里,现有518户1863人,全村经济收入主要是种植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如何不断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扩大村民增收渠道?村“两委”班子经过多方考察,按照“短期能养家,长期能致富”的产业选择标准,最终决定从凯里市三惠县引进黄花菜,在该村雷竹基地里套种黄花120亩。在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也为村民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致富路。
“前几天在这里割草,今天开始栽黄花。我们支书说,将来长起来后,还要大家来采摘,这个工作我满意得很。”两河村黄花种植基地务工群众田景芬乐呵呵地忙个不停,对于村里种植黄花,她表示举双手赞成。
黄花菜其花瓣肥厚,色泽金黄,香味浓郁,营养价值高。第一年栽种后,可持续收获12年左右。黄花菜营养丰富、经济实惠,干湿可食,味道鲜美,具有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下一步,两河村计划拓展黄花菜销售渠道,逐步搭建黄花菜生产销售平台,实施产业化发展,使“小黄花”真正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大产业”。
“我们村这次选择在雷竹基地里套种黄花,总面积是120亩,一是解决当地群众就业,二是管护了原来的雷竹。下一步,主要考虑管护和销售的问题,如何发挥最大效应,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两河村村支部书记田波说。
来源:铜仁日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