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黔东南州视窗>>聚焦黔东南

岑巩:躬耕沃野育良种 铺出致富好“稻”路

——记贵州省岑巩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陈龙

2021年12月21日15:04 |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小字号

2021年6月21日,岑巩县杂交水稻制种农户姚烽(左)在查看杂交水稻长势。陈昆摄
2021年6月21日,岑巩县杂交水稻制种农户姚烽(左)在查看杂交水稻长势。陈昆摄

2021年,过完春节后,29岁的姚烽没有像往年一样外出务工了。“在家发展杂交水稻制种产业也不错,公司垫资购买肥料、农药、亲本种子等,还明确专人指导技术,并以保底价收购。”今年,姚烽承包的50亩杂交水稻制种,收益10多万元。

姚烽口中的公司是贵州楷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是贵州省岑巩县杂交水稻制种产业的“龙头”和“主力军”。20多年来,公司负责人陈龙带领稻农们一直奔跑在希望的田野上。岑巩县的杂交水稻制种面积从最初的几百亩,发展到现在稳定保持在3万亩以上,并成为贵州省唯一的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唯一的杂交水稻品种集中展示暨“看禾选种”基地,在岑巩杂交水稻制种产业从小到大、从弱变强的历程中,陈龙始终与之保持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选择与担当

1999年7月,21岁的陈龙从黔南职业技术学院农学专业毕业。为了工作包分配而选择农学专业的他,却正好碰上了“逢进必考”的 时代,而毕业后的那几年,黔东南地区也没有招考。与其他人不同,梦想破灭的陈龙并没有一门心思等待机会继续“考编制”。

“粮安天下,种铸基石。”看好杂交水稻制种产业的良好前景,陈龙来到原岑巩县种子公司,任杂交水稻制种生产技术员。当时,杂交水稻制种产量较低、农户积极性不高,全县的杂交水稻制种面积不到2000亩。

随着经验的积累,不断的摸索,陈龙的综合素质能力不断提升,从一个技术员快速成长为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杂交水稻制种、育种专家,肩负了全县杂交水稻制种产业技术指导方案制定、杂交水稻制种产业推广等重任。3年后,岑巩县的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快速推广到了天星、大有、天马等10个乡镇,年种植面积稳定在3万亩以上,并在镇远、三穗、玉屏建立了制种基地,杂交水稻制种产业成为了全县助农增收的主导产业。

产业梦想越走越近的同时,陈龙的身份也不断变化。

从原种子公司的生产技术员到岑巩县惠农种业公司生产部经理,从贵州红四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全面工作的副总经理到创立贵州楷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组建岑巩县楷丰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陈龙20多年如一日,用奋斗点燃激情,以实干践行担当,热忱守着家乡这一方热土,奉献着赤子情怀。

如今,陈龙带领的公司已成为岑巩县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的主要经营主体,制种基地占岑巩县34个500亩以上坝区的45%,带动全县10个乡镇50个行政村的7000余农户发展制种产业,制种产值达1.2亿元以上,吸纳30000余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

创新与发展

“我们自主研发的新型‘割叶机’一天一人能割10亩地,工钱只要100元,而以前的人工镰刀割叶,一人一天还割不到一亩地,人工费是 80元左右。 ”陈龙介绍,每到杂交水稻扬花吐穗时节,对水稻进行割叶授粉,利于水稻授粉育种、抗倒伏,促进增产增收,而传统的人力割叶授粉不仅作业效率低,还授粉结实不理想。

为破解农业生产劳动力密集、劳力价值上涨、产业效益低等现实问题,陈龙注重向生产技术创新要效益,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生产效率。

2017至2018年,陈龙带领团队通过电机焊接改造,生产出的割叶机、播种器、施肥器等8项实用新型农业生产工具,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有效推动农业“机器换人”,助力杂交水稻制种产业“越飞越高”。

“好儿要好娘,好种多打粮”。为全面提升种子的产量和质量, 陈龙带领技术团队不断学习研究、探索实践,在集成传统制种技术、创新实践新技术的同时,还大胆引进新技术,并全面推行全流程技术保障服务。通过栽培方法的改进、激素应用、花期调整、病虫害防治等措施,亩产从以前的几十公斤提高到300公斤左右。同时,团队还研发出了“父本三角形栽插法”,通过该方法,杂交水稻制种产量每亩比原来提高了50公斤左右,全县30000亩制种基地增加产值1800万元。

“种子纯度、发芽率、净度等都达到了国家一级种子的标准。” 2010年,陈龙的制种公司生产的杂交水稻种子获得“贵州省农业丰收二等奖。”

情怀与坚守

“去给农户的杂交水稻制种田画图时,没想到每家每户自发地轮流喊吃饭,杀鸡宰鸭盛情款待我们。”尽管10多年过去了,陈龙对天星乡力元村杂交水稻制种农户的热情仍记忆犹新。在陈龙及团队的动员下,第一次“试水”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当年平均亩产达到了500多斤,吃上“产业饭”的制种农户们对产业发展有信心,对陈龙及团队感激不已。

“为了动员农户发展杂交水稻制种产业,我和几个技术员在村里吃住一个月,三番五次挨家挨户的上门宣传动员。 ”陈龙说,当时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对农户来说还是一项陌生的新产业,由于信心不足、怕冒风险、农户们普遍不敢尝试,最终,在镇村干部的带头示范下,才落实了制种面积。

“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就是我坚持的理由。”陈龙说,在岑巩深耕杂交水稻制种产业20多年,对制种产业和制种农户都有了很深的感情,这条坚守之路,还将继续走下去。

如今,陈龙带领公司不仅与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四川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北京金色农华种业公司、湖南隆平种业公司等8家大型种子企业、科研院所合作在岑巩县内建立了长期固定的杂交水稻制种基地。今年,公司还与贵州润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兆和种业有限公司联合组建了贵州兆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在岑巩实施杂交水稻制种“育繁推”一体化项目,该项目获得了农业农村部对岑巩县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2.5亿元专项财政资金扶持,全县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将就地实现制种研发、生产、加工、仓储、销售全产业链发展,为岑巩从制种大县迈向制种强县打下坚实的基础。

潜心耕沃土,幽兰自然香。 2017年以来,陈龙获得“第十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诚信企业家”“诚信经理人”“贵州省最美劳动者”等荣誉称号。2021年12月,陈龙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图/文 周燕) 

(责编:潘佳倩、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