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社会民生

入列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第二批国家级示范城市

遵义:公立医改惠泽大民生

2021年11月14日08:36 | 来源:贵州日报
小字号

今年6月,在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国家卫健委、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第二批17个国家级示范城市名单中,遵义市榜上有名。

遵义市自2010年被确定为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以来,围绕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和看病远问题,加快改革步伐。这期间,遵义市先后被国家确定为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国家试点、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城市、医保DIP支付方式改革试点,12个县(市、区)成为国家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试点。遵义市推动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资源提质增效的探索和实践典型案例,推荐入选国家医改蓝皮书地方典型案例。因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中真抓实干成效显著,余庆县、遵义市和赤水市先后受到国务院办公厅表彰奖励。

强化组织领导,市县两级均成立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医改领导小组,通过市深改委、医改领导小组、医管委等平台,强化重点改革工作推进落实。持续加大医改财政投入力度,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日臻完善:17个“百院大战”项目全部建成投用,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等省、市、县重大医疗卫生建设项目全面建成投用。人才强医工程有序实施,专业人员队伍持续优化。目前,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4419家,其中三级医院12家,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51979张,千人卫生床位数8.25张;全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总数64554人,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2.78人,每千常住人口注册护士数3.64人。

强化医院管理,致力提升医院管理能力。在试点示范基础上,2020年全市所有公立医院全面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院长负责制。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部设立党委,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加强市直公立医院班子建设,将市属6家公立医院比照正县级单位管理。深化公立医院编制管理改革,2020年推进公立医疗机构人员控制数管理改革,提高公立医院编制使用效益。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建立工资总额管理、院长(书记)年薪和医院绩效考核制度。完善公立医院考核监管机制,建立绩效考核指标年度动态调整机制,市级建立第三方审计制度。各医院积极完善内部绩效分配制度改革,重点向临床一线、业务骨干、关键岗位人员倾斜,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强化医共体建设,构建医卫服务新体系。坚持市级统筹、县级主导、机制创新,按照“县级带中心、中心带一般”“突出中心、梯次发展”的改革思路全面推进医共体建设,构建县、乡、村一体化服务体系。全市组建紧密型医共体27个,规划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51个,150家乡镇卫生院、3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62家村级卫生室纳入县域医共体建设,积极推进县级医疗资源“双下沉”,解决基层服务能力弱、服务脱节问题,有序就医格局正在形成,民生效应正在彰显。

强化“三医”联动改革,增强改革整体协同。遵义市建立完善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联席会议制度,强化部门联动,聚焦改革发展难题,确保改革实现同向发力。建立了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调整各级收费项目,通过调价补偿和综合控费,全市公立医院收入结构逐步优化。推进中医药适宜技术和优势病种按病种支付方式改革试点,启动遴选13个门诊病种、5个住院病种。深化药品领域改革,推进落实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建立健全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工作会商联动机制。

强化便民惠民服务,提升群众满意度。遵义市全面推进改善医疗服务行动,2020年在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推行“最多跑一次”服务,实施13项医疗服务改革,进一步优化挂号、检验检查、入院出院、费用结算、药品配送等五项服务流程,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

在创新医疗服务支付方式中,遵义市遴选7家医疗机构实施医疗机构诊间支付试点工作,将“互联网+”建设融入医疗服务,积极打造方便人民群众的就医服务平台,着力为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繁”“三长一短”等突出问题找到了新路径,得到人民群众和医疗机构的广泛好评。

遵义市卫生健康系统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实现行政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一窗”分类受理,网上可办率达100%,公共服务进一步优化,网上政务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改革推动发展,发展惠泽民生。遵义市将深化拓展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效,驰而不息释放改革红利,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就医体验感、健康获得感和幸福感。(胡宗兰、张仕玉)

(责编:顾兰云、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