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印江视窗>>聚焦印江

印江自治县沙子坡镇韩家村

种出好风景 过上好光景

2021年10月20日08:38 | 来源:贵州日报
小字号

本报讯 (印江自治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东 田林)10月19日,在印江自治县沙子坡镇韩家村苗圃基地,红枫随风摇曳,色彩斑斓。七八位工人穿梭于红枫苗木间,割草、起土。伴随着起苗器“哒哒”的轰鸣声,一棵棵树苗应声倒地。

“这批红枫苗木订单共有350棵,买家要求每棵直径在5厘米以上,从树根到第一个枝节50厘米高。借助机器,我们3天就能完成苗木采挖工作。”基地工作人员胡友贵说,他们每天分早晚两个时段作业,每位工人每天有上百元收入。

2017年,韩家村将苗圃种植作为引领村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随后,低产、低效的传统农作物从村里的216亩土地里消失不见,变为海棠、红枫、桂花等高经济价值观赏苗木。土地亩产值从原来的2000余元突破到现在的8000余元。

“基地种植红枫苗已有4年了,前3年树冠不茂盛的时候,我们还在林下套种过辣椒,每亩辣椒收入达2000多元。光这笔收入,就和以前种豆子、包谷的收入相当了,要是再算上苗木钱,一亩地的收入比以前多了数倍。”将10多棵红枫苗打包固定后,在基地种了14亩树苗的韩家村苗农李太松席地而坐,利用休息的间隙,算起了收入账。

目前,该村苗圃基地中的大部分树苗都达到了出售条件,红枫、海棠等以每棵250元至280元不等的价格销售到周边市县,为当地修复生态、绿化城市、美化家园贡献了一抹抹生机盎然的色彩。

“从去年到现在,基地的红枫、海棠等苗木一共卖了2500多棵,收益达5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因种树收入30余万元,全村人均年纯收入达1.28万元。”韩家村集体经济领创人李海松介绍,除了种树、生态补偿金、立体辣椒套种带来的收入外,每户群众每年还可获得上千元的分红。

(责编:顾兰云、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