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印江视窗>>头条

印江扶贫车间让搬迁移民挣钱不用“跑”

2021年09月09日08:39 |
小字号

本报讯(梅亚军) 每天一大早,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兴民安置点的不少搬迁群众步履匆忙地跑下楼,直奔藤编项目扶贫车间,在各自的工位上开始忙碌起来。他们双手熟练地来回穿线、定线、剪线,不一会儿手中一条条简单的藤条和藤椅骨架变成了一把把漂亮坚实的藤椅。

“在这里上班,既可以学到技术,又能编出藤椅领到工资,学会后还可以拿藤椅的半成品到家里加工,这样能够方便照顾家里老人和孩子。这个工作真好……”拿起藤条正在编织藤椅的王兴菊微笑着说。28岁的她2017年从罗场乡快场村搬迁至南湖安置点,由于丈夫在长沙务工,放暑假后她带着两个小孩来藤编项目扶贫车间培训上班,赚钱顾家两不误。

生产线上,印江驻长三角招商办事处副主任余江林正用手语和书写的交流方式,了解聋哑工人代永芬的家庭情况和务工情况。交流得知,代永芬一家从缠溪镇枫香坪村搬到兴民安置点。她家中有3个小孩,来了藤椅扶贫车间20多天,一边学一边做,一天有50元左右的工资。据了解,藤椅加工按计件方式做工,多劳多得,做工简单,熟练的工人,每天工资可以超出120元。

据了解,印江为了全力做好易地搬迁后续保障服务工作,解决好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业问题,在县城区6个安置点设立就业创业服务站,与社区居委会共同为搬迁群众提供服务,同时设立安置点扶贫车间,通过以工代训、免除厂房房租、奖励优秀扶贫车间等方式,邀请县内外各企业分点进驻印江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做好搬迁群众技能培训,促进企业发展的同时,也更好地解决了安置点人员的就业问题。

“作为招商干部,在开展产业大招商工作中,围绕‘精准招商是关键、项目落地是目标、强化服务是核心’,在项目落地过程中,我们主要围绕手续办理、厂房建设、招工宣传等方面提供了保姆式服务。”余江林说。

今年,印江引进印江品宜家具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在兴民安置点建设藤编加工项目扶贫车间,目前加工车间面积1500多平方米,以藤编加工为主,已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益银金属制品厂签订合同,实行订单式生产,产品畅销广州沿海等地,企业信心足,发展后劲强。

“我们公司刚开始起步,6月23日正式开工,目前出了3批货,总体成品有4000余张左右,产值60万元左右,工资实际付了20万元左右,带动80余人就业,其中建档立卡户50余人,残疾人10余人。”印江品宜家具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席文强说。

瞄准了市场的销路,眼下,席文强正在筹建5000平方米的厂房,将小小的藤椅线变成“幸福线”,带动300个就业岗位,吸纳更多搬迁群众就业。

目前,印江县城区6个移民搬迁安置点有贵州民兴制衣有限公司、印江巨泰鞋业有限公司和印江品宜家具开发有限责任公司3个扶贫车间,共计带动700余人就业,让搬迁地群众“楼下”幸福就业、“楼上”安心生活。

来源:铜仁日报

(责编:顾兰云、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