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经开区:推进工业倍增行动 加快实现“五大突破”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本报讯 8月30日,记者从省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贵州省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大力强机制、优环境、抓项目、兴产业,全力推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其中,贵阳经开区坚持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深入推进工业倍增行动,力争在“十四五”期间,从规模总量、结构优化、产业集群、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五个方面加快实现工业大突破。
实现规模总量“大突破”。贵阳经开区大力实施产业集群发展工程、企业提质增效工程,到2025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含烟)力争再翻番,达到50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
实现结构优化“大突破”。贵阳经开区围绕主导产业,积极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产业集群,通过加快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发展一批重点产品、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到2025年,做强首位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总产值达到500亿元;做优潜力产业,大数据电子信息和健康医药产业总产值达到350亿元;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产业总产值达到50亿元。
实现产业集群“大突破”。贵阳经开区大力发展首位产业、潜力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推动产业高端化、集群化发展。围绕首位产业,在先进装备制造业方面,依托航天十院、贵阳海信、奇瑞万达、国药同济堂制药等龙头企业,开展“一企一策”“千企改造”,通过“壮大龙头企业-引进配套企业-发展协作企业”的发展路径,构建产业生态来推动产业链的集群化,进一步加快航空航天、大数据电子信息、工程机械及能矿装备、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健康医药等产业链发展,力争“十四五”期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80户。
实现项目建设“大突破”。贵阳经开区通过实施“双百工程”,重点推进103个产业项目和城市建设项目。同时,立足系统化、科学化推进项目建设的要求,以指甲塘片区、陈亮片区和数字经济小镇片区项目群建设为重点,切实加快全区整体项目建设。
实现产业招商“大突破”。今年以来,贵阳经开区相继制定了推进产业大招商和规范招商引资工作的系列文件,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截至目前,工业项目“标准地”改革试点工作已明确“标准地”实施范围、工作流程、指标体系等,在航空、小孟等7个城市控规单元约35平方公里内,让“项目等地”变为“地等项目”,强力推进招商引资。(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刘辉实习记者 王倩)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