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铜仁视窗>>时政要闻

铜仁江口:书写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2021年07月28日17:35 |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小字号

易地搬迁,搬得出只是第一步,后续还要有就业、稳得住、能致富、生活好,江口县在易地扶贫安置点配建工艺服务设施,支持易地搬迁后续产业发展,全心全意为搬迁居民解难题、办实事,抓紧抓实易地搬迁后半篇文章,搬迁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园区里面兴产业 搬迁户就业创业门路多

在梵瑞社区俊云鞋厂就业扶贫车间,多条生产线开足马力,30余名工人正有条不紊地赶制订单。

“去年,我们公司生产皮鞋达20万双、产值达1200万左右,实现了既定目标, 为新一年的生产规划坚定了信心。目前,我们的订单已排到了9月份。”俊云鞋厂董事长李代云说。

俊云鞋厂于2019年12月成立,是一家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企业,今年俊云鞋厂生产皮鞋预计达30万双、产值达2000万左右。

梵瑞社区俊云鞋厂。

“自公司成立以来,我就在这里上班,现在可以自己一人操作一条生产线。工资是按计件计算,多劳多得,而且这里离家近,还能照顾孩子,挺好的。”公司员工田仁贵轻快地说道。

近年来,梵瑞社区依靠凯德工业园区的区位优势,积极引进和扶持企业创办鞋厂、服装厂、眼镜加工厂等“扶贫车间”,实现搬迁人口就业3400余人,有效保障广大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实现就近就业,稳定增收,让易地搬迁群众端牢“饭碗”。

社区服务暖民心 搬迁户喜笑颜开生活新

搬迁户唐成琴一家5口从官和乡新田村搬进了凯德街道梵瑞社区,从2017年到现在,在梵瑞社区生活的三年多里,社区里面不断丰富卫生室、超市、学校、农贸市场等配套设施,她本人还通过参加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全家的生活完全变了样,日子也过得舒坦了起来。

“我们不仅有了房,孩子上学也不愁了,学校离家里也很近,我也在小区找到一份称心的工作,很满意。”唐成琴提起如今的生活,脸上洋溢着幸福满足的笑容。

唐成琴。

“我以前在老家是搞农业的,在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实施下就搬到社区来。社区要完善管理体系,通过群众选举我当了楼长,我爱人也通过社区的就业培训去了麒龙国际上班,后面由于她不会骑车,社区又推荐她到四中上班,现在我们过上了吃不愁穿不愁的生活。”刘廷高爽朗的说。

刘廷高是梵瑞社区A区11栋的楼长,2018年搬进梵瑞社区后,根据社区提供的公益性岗位,通过民主推选为楼长,还同时担任了保安,每月能有2000多元的收入,他和妻子的收入加起来,家里的日子是越来越红火。

“为了解决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的问题,我们在社区提供了公益性岗位,如楼长、保安等岗位,帮助了200余人稳定就业。”梵瑞社区第三党支部书记张万富介绍道。

大手小手筑园梦 安置点学生自信绽光彩

暑假期间,为切实解决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学困生、留守儿童假期生活单调、缺少作业辅导等问题。江口团县委联合江苏泰州学院、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大手牵小手?共筑家园梦”暑期支教实践活动,义务给安置点学生开设红色文化、科学知识、文明礼仪、安全教育、音乐、体育、手工、课业辅导等系列辅导服务,让学生学得开心、学到真知,开心、健康、安全地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

“我以前写字不规范、做作业马虎、性格也比较内向、不自信,学校里的文艺活动都不敢参加。通过‘星苑’志愿者老师们的教导,现在写字规范了许多,做作业也比以前认真了,还学会了一些新知识,比如:礼仪、唱歌、跳舞等,最大的收获就是我敢上台展现我自己,感谢老师们教我学会了很多新知识。”德旺乡福旺小区安置点学生刘扬神采飞扬地说。

梵瑞社区俊云鞋厂。

“今天听说要拼飞机模型,我心里非常高兴,拿到飞机模型,看着一桌的零件,我皱起了眉头,这时老师关切问我,需要帮助吗?我点了点头,我和老师一起动手,互帮互助,最后我的飞机终于完成了,看到我的飞机在天空中飞翔时,我感到非常高兴,也非常感谢老师的帮助。”太平镇盛世家园安置区学生李朝伟感激道。

为给安置点学生、儿童营造健康、向上的学习环境,给搬迁群众建立和谐健康的生活环境,江口县将常态化开展、规范化运作、标准化建设和实体化推进志愿服务,持续纵深推进“新市民?追梦桥”工程搭“五桥”建“五家”,聚焦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努力帮助搬迁群众实现更高标准的“居安、业安、身安、心安”目标,促进和谐、温暖、活力的社区建设,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更快融入新生活。(图/文 梵江)

(责编:李永馨(实习)、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