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普定视窗>>普定新闻资讯

普定县:“练”好“六字经”推进宜居乡村建设

——普定县宜居乡村建设综述

2021年07月08日16:50 |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小字号
普定县畜牧服务中心到猴场乡老甲村开展宜居乡村大扫除活动。普定县畜牧服务中心供图
普定县畜牧服务中心到猴场乡老甲村开展宜居乡村大扫除活动。普定县畜牧服务中心供图

自从宜居乡村建设以来,普定县以“打造宜居环境、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结合“四清两改四严禁”要求,练好“引、导、带、领、创、建”六字经,推进宜居乡村建设提升工作。

党组织“引”。普定县成立了“开展乡村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宜居乡村创建和深入开展乡村大扫除行动督查工作组”“普定县宜居乡村环境整治提升行动考核工作领导小组”等机构,制定《普定县创建宜居乡村暨人居环境卫生整治提升行动考核办法(试行)》等措施文件,促进该县创建宜居乡村有序推进。实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制度,采取县“四大班子”成员联系乡镇(街道)、机关和乡镇(街道)干部包村,定村庄、定路段、定标准,将责任层层细化分解。包村干部深入一线,使狠劲、动真格、下苦功,带头参与整治,形成了全民动员、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同时,制定一系列方案,逐步巩固整治成果,确保创建乡村宜居工作不停步,构建推进宜居乡村建设的长效机制。

宣传发动“导”。为提高群众对人居环境整治、创建宜居乡村的知晓率,普定县在全县范围内通过张贴宣传标语、LED显示屏、悬挂横幅、发放传单、张贴海报等形式,通过召开动员会、院落会、院坝会,到群众中进行宣传发动、调查征集,实现宣传面对面、对象全覆盖。借助媒介宣传,在“活力普定”微信公众号“乡村振兴·宜居乡村”栏目和普定广播电视台“宜居乡村建设进行时”栏目,对该县宜居乡村创建工作进行刊播,分别对各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进行访谈,目前已播出三期访谈。创新宣传提纲内容,在“四清两改四严禁”的基础上,融入富有本地特点的宣传口号,通过录制音频,利用手持喇叭、车载喇叭等对沿街商铺、农户进行环境卫生宣传。利用节假日组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通过文艺团队举办文艺演出,向广大农民群众宣传宜居乡村创建工作内容,让创建内容深入人心。

示范创建“带”。采取“县领导包片、乡镇领导组织、村级干部动员、群众主体落实”的方式,发动群众率先示范,各乡镇以着力打造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市级、县级和乡镇(街道)乡村示范点为契机,县级打造1个宜居乡村创建示范乡镇,60个示范村,每个乡镇建立5个宜居乡村创建示范村,每个村打造3-5户示范户作为村样板,逐步辐射全村作为全县样板。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链,组建党员“环境卫生志愿队”、民兵志愿服务队、巾帼志愿服务队等,包保领导亲自挂帅,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帮助村(社区)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以示范引领、先进带动、党员带头、积极作为、主动作为的姿态建强省市县乡四级示范点,目前,示范村打造初步见效。

志愿者参与“领”。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用,依托“五好乡村·环境好”文明实践百村行和“星期五+”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机制,建立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日”,固定在每个月最后一个周的星期五,集中组织县、乡、村三级统一开展城乡环境卫生大扫除文明实践活动,上下联动、合力推进,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组建党员“环境卫生志愿队”、民兵志愿服务队、巾帼志愿服务队等志愿服务队,动员党员干部、老党员、小组长、联户长、群众、学生等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行动。广泛开展“一户一月一志愿”、“一周一户一志愿”大扫除和宣传活动。

在学校组织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和周末“我是家中小主人,要为爸妈做点事”的房前屋后清扫主题实践活动,自3月26日启动“学党史办实事·城乡环境卫生月月大扫除”文明实践活动以来,该县各部门(单位)、13个乡镇(街道)、175个村(居)全面总动员,累计发动126350余人次参与,其中党员干部21040余人次,志愿者23748余人次,群众83562余人次,通过宜居乡村创建和“城乡环境卫生月月大扫除”文明实践活动,在全县轰轰烈烈开展县乡村三级环境卫生大扫除活动,党员干部深入一线示范带头、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形成了全民动员、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户为主推进“创”。结合实际指导各村修订《村规民约》,与村民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引导广大群众以户为主自觉开展房前屋后环境卫生打扫。将“四清两改四严禁”拆分为十条标准,建立问题台账,明确整改方式、整改时间和责任人,逐户进行清理整改。开展积分兑换活动,补郎乡每月开展一次“美德换积分”流动超市进村寨兑换活动,采用积分制原则,通过“以奖代补”激发群众的主动性。

评比推动“建”。建立“红黑榜”制度,通过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宜居乡村示范点创建实施方案,村开展示范户评比活动,并将评比结果纳入宜居乡村创建管理台账,建立“红黑榜”制度,针对严重“脏、乱、差”的农户纳入黑名单进行管理,“红榜”示范户优先享受相关惠民政策。每月对本村农户房前屋后、房内房外环境卫生情况等进行检查,对环境卫生搞得好的群众上红榜长长脸,让环境卫生脏乱差的农户上黑榜红红脸,大家相互比一比、看一看,转变过去被动打扫为现在的主动打扫,真正做到“模范要宣扬,脏乱要出丑,红黑榜要给力”。

悬挂“流动黄牌”,由县创建办、县农业农村局、县自然资源局等部门(单位)组成县宜居乡村环境整治提升行动考核组,考核采取县组织考核与乡镇(街道)之间参与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实行“旬督查,月考核”和“月督查,季度考核”。针对考核结果实行奖惩相结合,在获得第一名的乡镇(街道)召开全县现场推进大会,一二三等奖进行奖励,对考核结果排名最后一名的乡镇(街道),将在全县范围进行通报批评,乡镇(街道)主要领导在会上做检讨发言,并实行流动黄牌制,确保宜居乡村创建和“城乡环境卫生月月大扫除”文明实践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创新设立宜居乡村创建“先进奖”和“蜗牛奖”,马场镇每月组织对各村宜居乡村创建工作进行监督考核,对综合排名在前三位的3个村授予宜居乡村环境卫生治理“先进奖”,对综合排名倒数后三位3个村给予宜居乡村环境卫生治理“蜗牛奖”。(普定县创建办)

(责编:吴锋、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