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部仡佬族题材电影《碧血丹砂》在遵义首映 7月14日,由务川自治县县委县政府、遵义濠濮慧远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北京二十一世纪威克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深圳二十一世纪威克影视传媒有限公司联合摄制的中国首部仡佬族题材电影《碧血丹砂》在遵义星艺国际影视城成功举办首场试映。 据了解,电影《碧血丹砂》根据仡佬族青年女作家肖勤骏马奖获奖作品《丹砂》改编,于2016年开机拍摄,历时3年多时间拍摄完成。…
杨敏志:做名城遵义的记录者 大仕阁巷文化墙上的老照片 埋首书堆 展示门票集 对年近八旬的杨敏志老人来说,每天最热衷的事莫过于整理遵义老照片、文化名人的资料等。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生于斯,长于斯,应该为遵义的文化做点贡献”,老人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弘扬长征精神 电靓红色故土 在遵义这片红色沃土上,遵义供电局弘扬长征精神,坚持党建引领,坚守“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初心,让红色基因融入每一位党员的血脉,用实干满足革命老区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电力需要,助力脱贫攻坚,用心用情电靓这片红色故土。 “申友强服务队” 建立群众信任的供电服务品牌 “无论是白天黑夜,不管是不是在遵义,我的手机从不关机,从不拒绝接听电话。…
遵义市围绕目标抓落实细化措施强调度 【数据与做法】 2019年上半年,遵义市按照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强化细化措施,精准对标调度,全力以赴抓好项目建设工作。一是抓牢项目建设调度和企业入库入统,围绕短板指标,挖存量、扩增量、强培育,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强化要素保障,全力推动项目按期开工、加快建设,形成更多有效投资支撑经济增长;二是强化政策资金争取和招商引资,缓解资金不足压力,扩大社会资本投资,提高产业投资比重,确保高质量完成上半年确定的建设目标任务。…
826个贫困村出列 减少贫困人口79万人 记者从市委五届七次全会上获悉,2014年以来,我市实现7个县(市)脱贫摘帽、826个贫困村脱贫出列,累计减少贫困人口79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2.02%,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4年的6849元提高到2018年的12265元。 在脱贫攻坚战中,全市尽锐出战,组建了883个驻村工作队,先后选派了4400多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并组建驻县督导组加强督促指导。…
春风化雨润竹乡 2018年,赤水市被确定为全国5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之一。 作为全国第一批、我省首个脱贫县,如今,赤水市正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建设,巩固脱贫攻坚成效,推动乡村振兴。…
遵义市跨境人民币累计结算量达30.4亿元 日前,记者从人民银行遵义市中心支行跨境人民币宣传月活动中了解到,2009年至2019年6月末,遵义市跨境人民币累计结算量达30.4亿元。人民币已成为遵义市涉外结算重要货币,在涉外结算中为辖内经济主体规避汇率风险、减少汇兑成本、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等优势作用日益明显。…
仡佬族题材电影《碧血丹砂》试映会举行 7月14日,由遵义濠濮慧远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出品,北京二十一世纪威克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深圳二十一世纪威克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务川自治县广播电视台联合出品,国内首部仡佬族题材电影《碧血丹砂》试映会在我市星艺国际影城举行。 《碧血丹砂》影片讲述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为求长生不老而向濮人所组建的夜郎国征收丹砂,在一次运送丹砂的过程中被劫,秦始皇听信赵高谗言派秦天寻找丹砂下落,并同巴寡妇清一起前往夜郎国寻找可以长生的丹心。…
贵州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督查遵义市防汛抗旱工作 7月14日,根据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工作安排,省教育厅副厅长鞠洪一行来我市督查防汛抗旱工作落实情况并听取工作汇报。 6月以来,我市累计出现强降雨过程6次,其中最大强降雨过程发生在6月22日,全市15个县(市、区)出现不同程度的洪涝灾情。…
重走娄山关 奋进新征程 雾缭绕、山峰陡峭。7月11日,“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来到了娄山关,记者们拾阶而上,在《忆秦娥·娄山关》诗词碑、娄山关红军战斗纪念碑和小尖山红军战斗遗址前驻足良久。…
遵义市7个县(市、区)通过省同步小康创建达标验收 记者从市统计局获悉,我市已有7个县(市、区)通过省同步小康创建达标验收。今年将继续完善创建机制,补齐指标短板,确保桐梓、绥阳、湄潭三县通过省达标验收。…
“记者再走长征路·遵义会址话长征”直播访谈在我市举行 7月11日,“记者再走长征路·遵义会址话长征”直播访谈在我市举行。 活动上,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记者代表围绕“再走长征路的感悟”“对长征精神的理解”“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等主题畅谈感想。…
“新的长征路上,有我!” “富国,伤恢复得怎么样?” “黄老支书,我恢复得挺不错,您身体可好?” 7月11日下午,遵义会议会址纪念馆内,杜富国、黄大发两位“时代楷模”首次会面,相互问候。此前,他们曾“隔空对话”,约定见面,如今终于实现。…
用心用情助脱贫 “真话、气话、恼话……群众的每句话都要记在心里;农户家里、田间地里、方竹林里……群众的每件事都要放在心上。”这是正安县乐俭镇辽远村第一书记郑继常经常挂在嘴边的两句话,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正安县开展“五亮五比”创建“五型组工” 今年以来,正安县委组织部聚焦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结合部机关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精心开展“五亮五比”活动,着力打造一支“丹砂型、人梯型、工匠型、钉子型、清风型”的“五型”组工干部队伍。 亮制度比学习,打造“丹砂型”组工。…
红花岗区海龙镇:启动脱贫攻坚“百日行动” 脱贫攻坚进入决战阶段,越往后难度越大,越要拿出有针对性的办法。红花岗区海龙镇从7月开始,集中力量开展脱贫攻坚“百日行动”,聚焦8个脱贫攻坚行动重点,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和问责督查,向着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全力冲刺。…
追寻红色足迹 铭记伟大转折 7月10日,参加“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的记者在遵义会议陈列馆聆听小小红色讲解员讲解。 7月10日,“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走进遵义,中央、省、市新闻媒体记者先后来到遵义会议会址、红军总政治部旧址、苏维埃银行旧址和红军烈士陵园,追寻红军长征足迹,采访历史事件的见证人,用纸笔、镜头、话筒,挖掘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长征精神。…
红歌谢党恩 近日,由中共红花岗区委组织部、区委老干部局主办,红花岗区老年大学承办的庆祝建党98周年暨学期展演活动在遵义纪念公园隆重举行。 学员们分别以太极拳、剑、扇表演、朗诵、唱歌等形式,讴歌党的光荣历史、赞颂党的光辉业绩,抒发广大老同志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激情。…
遵义市牵手北京体育大学共建体育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7月7日,记者从市政府获悉,市政府与北京体育大学将在已有合作基础上,采用地方政府和高校资源共享、协同创新、发展共赢的合作模式,进一步在人才交流培养、中国足球运动学院西南分院建设等方面深化合作,共同促进体育教育事业提质增效和地方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今后,双方将继续深化中国足球运动学院西南分院合作共建,还将在学科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积极支持遵义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发展。…
积极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 近日,记者在播州区乌江镇老君关村了解到,近年来,老君关村积极推进基层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自今年4月村委会聘请专职律师后,紧接着又在每个村民组配齐“法律明白人”,基层民主法治创建深得民心。 据了解,老君关村位于乌江镇北面,有18个村民组896户4000多人。…
青春与爱同行 7月6日,遵义职业技术学院各部门、院系的负责人、专家和学院大学生志愿者共800人组成8支队伍,分赴我市部分贫困乡镇、村小学开展2019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倡导共同关爱留守儿童,实现精心关爱、精准救助,让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 活动由团市委主办,遵义职业技术学院学工部(团委)承办。…
红花岗区创新模式培育金融人才 今年以来,红花岗区深入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推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深度聚焦该区经济金融人才培育短板,创新采取“3+”模式举办经济金融人才专题培训班,着力推动该区经济金融人才培养工作质量实现进一步提升。 “区内+区外”搭建高端教育平台。…
科技扶智助力乡村振兴 当下,正是农作物的生长时节,但是,海龙镇郑福书水稻田里的秧苗又黄又矮小,望着这些“黄瘦”的秧苗,郑福书满脸愁容。得知这一情况后,海龙镇及时将这个问题反馈到红花岗区科技局,区科技局立马联系遵义师范学院的农业专家谢宇潇博士和邓力喜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