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阳县:加快“农超对接”精品水果“抢滩”夏季市场 近年来,绥阳县加大精品水果、无公害蔬菜等“农超对接”力度,不断拓展产销对接通道,破解农产品“卖难”问题。连日来,该县风华镇双龙村5万余斤黄花梨挂果成熟,采摘后陆续进入超市销售。…
凤冈县花坪镇 :兴产业补短板促增收 盛夏天气,热风迎面吹来,感觉有几分燥热。这几天,走在东山村公路沿线,蜜飞蝶舞,绿油油的蔬菜长势喜人,集中连片的牧草随风摇曳,小河沟里鹅叫鸭欢,烟农在烤烟地里侍弄烟叶,一派致富增收的景象,心里豁然开朗。…
“1+1”模式聚焦五个重点 走访民营企业 “你们公司有什么法律问题需要咨询吗?” “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如何?企业营商环境如何?” “扫黑除恶相关精神了解吗?企业解决了多少精准扶贫户就业?” 7月18日,遵义市播州区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政工部主任陈青松带领院司法警察大队干警、区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同志,到位于团溪镇两路口村的遵义市佳之景茶叶有限公司,采取检察机关与业务主管部门相结合的“1+1”模式,聚焦企业法律需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企业服务脱贫攻坚、营商环境建设、企业规范经营防范风险“五个重点”,开展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走访调研。 在实地走访企业后,调研组与该公司负责人进行了座谈。…
正安:生态产业铺就绿色脱贫路 正安,享有“全国绿色名县”和“省级生态县”美誉,森林覆盖率达60.94%,空气优良率达100%,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主要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但由于欠开发,目前仍有35个贫困村未出列,6646户19684人未脱贫。 如何让群众脱贫致富?正安在自身优势资源上做文章。…
凤冈:小“双椒”成大产业 市场就业两相旺 凤冈自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以来,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按照“固总支、抓基础、建基地、兴科技、创品牌、促增收”的工作思路,大力发展辣椒、花椒两大特色有机产业。如今,火红的辣椒、浓郁麻香筑就了椒农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赤水林下竹荪上市了 村民在搬运采摘的竹荪 村民在竹林中采摘竹荪 村民在做竹荪上市前的准备 近日,赤水市在竹林中培育的竹荪陆续迎来收获季,当地农民忙着采摘、搬运竹荪,供应各地市场。 近年来,赤水市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与脱贫攻坚相结合,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利用丰富的竹林资源在林下套种经济和营养价值较高的竹荪,拓宽山区农民的致富渠道。…
凤冈:下好“一盘棋”做足“牛”文章 近年来,凤冈县坚持以党建引领助推产业发展,下好“一盘棋”,做足“牛”文章,促进了肉牛经济不断壮大。截至目前,全县年出栏肉牛6.1万头,产值已超过10亿元,是贵州省肉牛产业重点县。…
优化结构天地宽 产业革命正当时 核心提示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去年2月以来,我省全力推进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把产业革命作为推进产业扶贫的有效手段,重点围绕产业选择、培训农民、技术服务、资金筹措、组织方式、产销对接、利益联结、基层党建“八要素”,深入推进农村产业发展观念革命、发展方式革命和工作作风革命。…
市场经济并非只有一种模式 市场是配置资源最有效率的形式,但市场经济并非只有一种模式,而是与各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现实国情等密不可分,即便在发达国家中也存在不同的市场经济模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市场经济的普遍特征:具有产权明晰的市场主体,公有制企业与非公有制企业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主体;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提供经济社会运行所必需的公共产品,并对经济发展进行规划和引导。…
遵义市政府与中铁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7月9日,市政府与中铁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今后,我市将与中铁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在城市轨道交通、铁路、高速公路、隧道桥梁等市政工程,以及机场、码头、水务、综合管廊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进行长期合作,实现共赢发展。…
遵义市累计发放扶贫再贷款101.44亿元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脱贫攻坚金融服务工作有关精神,人民银行遵义市中心支行(以下简称‘人行遵义中支’)制定了《‘十三五’遵义市金融扶贫工作规划》《遵义市金融助推脱贫攻坚实施意见》以及《遵义市2018年脱贫攻坚春风行动方案》,引导金融机构信贷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促进金融精准扶贫贷款投放力度。自2016年人民银行开办扶贫再贷款以来,我市累计发放扶贫再贷款101.44亿元,为全市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青创红花岗 助推创业梦 为激发青年创业热情,展示青年创业风采,支持青年创业实践,日前,红花岗区举行2019年“青创红花岗 助推创业梦”暨遵义市2019“青春遵义 激情创业”创业设计大赛初赛。 经过激烈的角逐,3号参赛选手骆颖颖的“事故灾难一键响应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心”项目获得一等奖,9号参赛选手穆文熊的高效水能发电装置项目获得二等奖,7号选手何先登的“包大人”法律平台项目获得三等奖。…
遵义市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 日前,记者从市政府获悉,今年以来,我市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牢牢把握产业发展“八要素”,深入践行“五步工作法”,强力推进脱贫攻坚“春季攻势”,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为夺取脱贫攻坚决战之年的根本性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持续加大。…
“三步棋”狠抓工业发展 “长茶、壮牛、兴水暖!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奋力打好工业发展翻身仗……”日前,在凤冈县委十二届九次全会上,该县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立足县情实际,着眼产业发展趋势通盘考虑,提出了这三步棋的发展思路狠抓工业发展。 “长茶”,就是要延伸茶叶产业链,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辣椒“飞”上天 灌装,灭菌,装箱…… 在位于遵义市新蒲新区虾子世界辣椒食品加工园的贵三红食品有限公司自动化生产车间里,开足马力,正在赶制“遵义特产辣椒酱”。 “你不要看这个产品的名字不起眼,它可是要上天的哟!”公司总经理骆弟益打趣。…
“让遵义辣椒红遍中国、风行天下、惠民富民” 日前,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在我市上报的相关调研信息上作出重要批示,对我市辣椒产业发展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遵义辣椒产业发展基础良好、势头强劲。…
遵义市4万余户市场主体受益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减税降费政策,在政策宣传、业务指导、办税服务方面下功夫,确保减税降费政策落地生根,目前已减税2.2亿余元,4万余户市场主体受益。 据了解,针对新政策实施后计税方式变更、系统转换等实际问题,相关部门认真组织开展“访人大代表·话减税降费”活动,访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20多名;走访企业4600多家,收集问题500余件,现场解决问题440多个,采纳建议130余条;在全市20个办税服务厅设置“减税降费政策咨询台”,主动查找、全面掌握企业、纳税人面临的疑惑困难。…
遵义市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 记者从市有关部门获悉,我市坚持规划引领、规模发展、市场驱动、龙头带动和品牌培育战略,全力推动中药材产业全产业链全供应链全价值链发展,预计今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将达170万亩、总产量25万吨、综合产值30亿元,覆盖12万农民、带动3万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据了解,去年我市中药材种植面积135.9万亩,总产量12.8万吨,实现产值19.8亿元,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命名为全省首个市级全国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技术服务 助农增收 近年来,赤水市不断加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建设力度,下派党员农业技术干部到村组建“尖刀班”,结合村情制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规划,提供农业技术帮扶,带领群众稳定增收。图为该市产业技术干部(中)向村民讲解葡萄疏果技术。…
产业一条龙农户获“三金” 图为近日工人正在包装刚刚运来的鲜切花。 近年来,赤水市宝源、复兴、天台等乡镇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过程中,采取“企业+支部+农户”模式发展非洲菊、绣球、玫瑰等花卉产业200余亩,亩产值达2.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