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贵州分社 社长马跃峰往日报道贵州工作期间报道集
人民日报社贵州分社 采编主任黄 娴往日报道个人报道集
人民日报社贵州分社 记者程 焕往日报道个人报道集
人民日报社贵州分社 记者苏 滨往日报道个人报道集
人民日报社贵州分社 记者陈隽逸往日报道个人报道集
本报电 (记者陈隽逸)记者从贵州省交通运输厅获悉:贵州省首个“无岗智慧收费站”——贵黔高速百花湖收费站目前已投入使用。近年来,贵州通过数字赋能,有效解决传统收费站设备故障多、通行效率低、需要人工频繁干…
■ 郑淑芬 上海 7月底,我来贵州待了十多天,跑了贵州许多地方,既有著名景点,也有小众城市。 这是我第一次来贵州。以前认识贵州,是通过贵州美食。我在上海进修博士学位,这几年贵州菜在上海人气很高,但我吃…
来贵州看一场活力四射的“村超”,到鸣沙山下听星空演唱会,追着微短剧打卡热门取景地……今年暑期,一批特色文旅产品出圈,人气火热。今起,本版推出“跟着文旅热点去旅行”系列报道,观察各地如何创新产品供给、提…
一放暑假,在我的学校——遵义职业技术学院组织下,我们来到了位于贵州省绥阳县温泉镇的双河溶洞群,这是中国最大的溶洞群。其主体部分双河洞,是目前已知的亚洲第一长洞。 尽管之前在书上或网上看到过许多照片,但…
本报贵阳7月24日电 (记者陈隽逸)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日前印发《贵州省2024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决定于7月至12月集中开展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
谁说会刺绣的只有绣娘?在贵州,有这样一位年轻的“绣郎”,他叫王良洪,28岁的布依族男孩。从小耳濡目染,王良洪很早就学会了蜡染与刺绣,“为什么会?这就像你问我为什么会洗碗一样。”王良洪说。 大学毕业后,…
贵州习水土城镇,四渡赤水纪念馆内有一件特殊的藏品——锈迹斑斑的红军水壶。这是红军途经习水县图书坝时留下的。 2021年的一天,该馆研究室副主任曹行燕接到线索:图书坝百岁老人王超德家,有红军遗留的水壶。…
史纯清进行电气设备试验。受访者供图 【绝活看点】 1991年参加工作后,史纯清在电气设备故障诊断方法上潜心钻研,总结出“望闻问切”四诊法。在33年的职业生涯中,他解决多项技术难题,培养出一批年轻骨干人…
贵州省镇远县,人们在赛龙舟。镇远县委宣传部供图 “哔——”一声哨响,㵲阳河的沉寂被打破,一时间,锣鼓声、加油声四起,一艘艘龙舟如离弦之箭冲出起点,桨板拍打水面,激起阵阵浪花。 6月10日,贵州省黔东南…
开栏的话 在贵州这片热土上,孕育发展了以遵义会议精神为代表的厚重红色文化、体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特点的多彩民族文化、以阳明文化为精华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屯堡文化等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绽放出“文化千岛”的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