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贵州分社 社长马跃峰往日报道贵州工作期间报道集
人民日报社贵州分社 采编主任黄 娴往日报道个人报道集
人民日报社贵州分社 记者程 焕往日报道个人报道集
人民日报社贵州分社 记者苏 滨往日报道个人报道集
人民日报社贵州分社 记者陈隽逸往日报道个人报道集
赏花 幽兰生前庭, 含薰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 见别萧艾中。 ——《饮酒》东晋·陶渊明 早春的贵州贵阳,空气中的薄薄寒凉挡不住悄然而至的丝丝春意。窗台上、庭院里,细长的叶片恣意伸展,秀美的花朵点缀其间…
货船劈开碧水,推出一层层浪花。乌江岸边,赵城墙拿着对讲机,指挥货船通过险滩窄漕。 55岁的赵城墙是贵州沿河乌江轮船有限责任公司的总船长。正值枯水季,滩涂裸露,影响行船安全。每当船舶队伍要渡过险滩,他总…
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子尹路96号,一栋二层砖木结构小楼静静矗立,青瓦铺顶,灰墙斑驳,承载悠悠岁月。1935年,遵义会议在此召开,历史的转折就此开启。 一座转折之城,一片红色沃土。遵义市运用好遵义会议历…
“把二楼展品用VR技术移到一层展示,既保护了文物,又方便了游客。”站在遵义会议会址前,遵义会议纪念馆馆长周俊南介绍馆内展陈提升情况,“借助科技手段,让纪念馆焕然一新,增强游客的体验感、互动感。” 红军…
贵州省博物馆,国家一级文物“红军买猪条”引人瞩目。1935年,红军长征途经遵义凉水乡,向村民买猪,留下兑款字据。17年后,村民成功兑换钱币。 这个真实的故事,是贵州开展作风建设的生动教材,激励着广大党…
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人民日报客户端贵州频道推出“我把我讲给你听”专栏,今天讲述“跨越90年,青春光芒仍耀眼”的故事。 在贵州省习水县土城镇有一座女红军纪念馆,是我国唯一一座以女红军事迹为题材…
水族拥有自己的传统文字,其文字被称为“水书”。水书是水族先民用类似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记录下来的,记录了水族大量关于天文、历法、气象、民俗、宗教的内容,是水族人民的“百科全书”,被誉为象形文字的“活化石”…
都柳江上游,月亮山腹地,坐落着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其水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67%。三都也是多民族的聚居地,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7.4%,水族、苗族…
2019年,我正式开始经营“寻篱原舍”,这是一家位于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偏坡乡的民宿,我的职业就是民宿管家。 相比于传统的酒店经营者或服务员,民宿管家和游客的接触会更深入。不仅仅要满足他们的入住、就餐等…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的青岩古镇有600多年历史,大部分房屋是木质建筑,火灾隐患较大。今年,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公司对青岩古镇景区进行了电力改造,将老旧电表和线路全部拆除,换上安装了阻燃板的电表和绝缘化线路,…